首頁>要聞 要聞
運-20飛機列裝空軍一年 “胖妞”從能飛到能戰
“編隊集結,空中布勢。”7月8日,隨著長機機長杜寶林一聲令下,兩架運-20飛機和多架其他型號運輸機迅速調整飛行姿態,按照預先協同方案,在晉西北某機場上空完成混合編隊,飛向陌生空域展開精準投送訓練。
不久前,西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團兩架運-20飛機千里跨區機動,飛赴晉西北平原,與多型國產運輸機同場編隊組訓,開展大機群載重遠程投送演練,錘煉新型戰機空中立體布勢和低空精準投送能力。
“從裝備運-7到列裝運-20,從勤務保障隊到空中戰略投送力量,我們正經歷著由量變到質變的跨越發展。”該團團長滕輝介紹,運-20飛機列裝部隊一年來,他們深入研究大型運輸機作戰運用課題,將實戰背景和作戰需求融入日常訓練,加快推進部隊新質戰斗力的形成。
6月下旬,空軍西南某機場,伴隨著連續、低沉的轟鳴聲,一架運-20緩緩滑行到起飛線上。隨著飛行指揮員一聲令下,副駕駛郝雷將油門加滿,飛機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驟然充盈整個機場,機長應海龍快速掃視綜合航電顯示系統上的數據,松開剎車,巨大的機體像離弦之箭騰空而起。
“別看大家都叫它‘胖妞’,但駕駛起來卻像燕子一樣輕盈!”返航歸來,走下飛機的應海龍顯得格外輕松。
應海龍介紹,運-20飛機雖然體積大,但是外形設計采用超臨界機翼等先進技術,除了飛行阻力小,著陸速度也較伊爾-76小。“有句話叫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但運-20卻剛好相反,這個‘胖子’四肢發達不假,但頭腦絕不簡單!”
應海龍的老搭檔郝雷說,與運-8、運-9不同,運-20飛機最大的變化是駕駛體制的革新,由傳統的多人制改為兩人制飛行。這意味著,飛行員要負責過去飛行、領航、通信和機械師4個人的工作。每一名機長都好比大型企業的“CEO”,從一名“一桿兩舵”的飛行員成為機組資源的管理者。這要求飛行員知識面更加寬泛,對飛機構造和原理有深入了解。
然而,滕輝團長認為,改裝運-20飛機最難、最重要的內容是飛行理念的革新。
“要駕馭運-20,不僅要轉技術、轉管理模式,還要轉理念,說白了就是‘換腦’。”過去一年里,他曾多次拜訪運-20電傳操作系統設計者、我國飛控專家高亞奎。“‘鯤鵬’顛覆了許多過去的觀念,豐富的經驗反而會成為掣肘,改裝的過程無異于修了一個學位。”他說。
如今,該團已經進入接裝改裝的“提速期”和大項任務的“沖刺期”,飛行員們經過幾百個小時的飛行累積,對運-20的飛行特點更加熟悉,在飛機的控制性、精準度、慣性掌握等方面都取得長足進步。
但對于該團官兵來說,能飛是遠遠不夠的。5月下旬,面對地表丘陵起伏、低空能見度較低、氣流擾動多變的復雜情況,飛行員張雨和戰友密切協作、精準操縱,駕駛運-20飛機準時抵達任務目標上空,成功完成多機型低空模擬空投任務。
然而,這名80后飛行員在第一次實戰化模擬訓練中就遭遇“走麥城”。“大側風干擾!雷達發現前方20公里處有濃積云!二號發動機超振!”短短20多秒內,模擬執行任務的張雨連續遭遇3個突發險情。
以往張雨擔任的是多人制機組的機長,隨時可以求助身邊的空中通信員、領航員和機械師,而在運-20的駕駛艙內,遇到特情需要機長迅速判斷、獨立處置。
接下來的幾分鐘,準備不夠充分的張雨手忙腳亂。最終他因躲避雷雨區和處置發動機特情忽略空地態勢觀察,誤入“敵”地面火力封鎖區,被考核組判定為“任務失敗”。
考核失利讓張雨感到了深深的本領恐慌。同樣,這也成為運-20列裝后,該團所有飛行員面臨的最大挑戰。
“能飛”不是目的,“能戰”才是方向。在該團組織的一次實戰化訓練規律大討論活動中,飛行訓練實戰背景設置單一、空中配合協同演練較少等問題被擺上桌面。
與會人員一致認為:訓練必須結合氣象條件和地形地貌設置逼真戰場環境,按照“一個場次安排多個架次、一個架次設置多種背景、一個背景驗證多項課題”的思路,與同場飛行的兄弟部隊開展聯合訓練,增加含“戰”量。
該團副參謀長梁瑤介紹,隨后他們主動打破建制、機種、機型界限,按照單一機型、多機型不同場、多機型同場、大機群協同等不同層次,逐步增加訓練的難度,將全程使用、全域投送的要求貫穿訓練始終。
“在本場‘蹲起落’,只能培養‘能飛機組’,練不出過硬的‘能戰團隊’。”該團還多次將部隊拉到復雜地域、陌生航線展開訓練,戰訓區域涵蓋多種地形地貌,穿越多個省市的幾十個空域。
一人能起飛、兩人能執行任務、三人能作戰,經過一年來的歷練,該團一大批骨干迅速成長,具備分析作戰需求、規劃航線航跡、展開空地協同、管理戰場資源多種能力,成為名副其實的“全要素戰斗員”,多個機組可以勝任多機型大機群戰訓任務。
熊華明 馬曉宇 尚宗昌
編輯:曾珂
關鍵詞:運-20飛機 列裝空軍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