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高考分是不是價值連城
最近,北京一所中學校長的畢業致辭在網絡上傳播廣泛。跟很多勵志、雞湯類的演講不同,這位校長的一句話讓很多人震驚不已,他告訴學生們:你的高考成績即將一文不值!
這句話確實辣眼睛,尤其是對那些為高考苦讀了12年的考生和考生家庭來說。高考分數一文不值?那我們這些年費多少勁是干什么呢?
做了多年的教育記者,哪年的夏天不目睹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悲喜劇?高考分數就是一個家庭的寒暑表。高考成績好的一邊,借錢也要擺上幾桌慶功宴;成績不好的一邊,全家人像染了重病,出門都躲著人。現在,吃喝風式微了,不過在每天都在曬的微信朋友圈里我們照樣可以感受高考在中國家庭中的分量。那些高考成績好的,瞬間開始了愉悅的畢業旅游,無論是土豪范兒的出國游,還是文藝范兒的背包客,即使隔著屏幕,我們都能感到那股濃濃的躊躇滿志;成績不好的,朋友圈則安靜很多,偶爾在朋友圈里露頭,要么充滿了“雞湯”味,要么透著臥薪嘗膽的悲情。
所以,隨著暑期來臨,“如何應對高考失利”的文章則在各類媒體、自媒體上接踵而來。
高考分數真的價值連城嗎?
一位讀者打電話跟記者探討與高考相關的話題,他說,不久前剛剛參加了一次畢業20周年的聚會,那些在事業上作出一番成就的沒有幾個是當年的“學霸”。
其實,我們所有這些“過來人”都知道,我們當年憑借高分考上的好大學,就是給了我們一張臨時的“身份證明”,這張證明用來幫我們敲開職場華麗的大門,一旦進了門這張“身份證明”就作廢了。因為,出了象牙塔便處處是江湖。之后在“江湖”上能走多遠靠的是“考高分”以外的其他能力,比如待人接物的能力、比如應對錯綜復雜環境的能力、再比如在遇到挫折時如何讓自己“挺過去”的能力,甚至還要有能扛住各種“明槍暗箭”的強壯體格,當然最終拼的是一個人的品行。那個曾經讓你在高考戰場上的光芒萬丈的高分,用不了兩三年絕不會有人記起。
雖然,每個“過來人”都能總結出這樣的人生智慧,但是一旦“過來人”擁有了家長這個身份后就會自亂陣腳,忘了那個耳熟能詳的道理是: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能力特點,并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書本學習。而是學習成績當成衡量每一個孩子的尺子。這兩天剛剛聽說,一個朋友想給自己馬上要上小學的孩子報個幼小銜接的班,但是京城著名的名為某“思”的語、數、外所有班級都已爆滿。
用同樣的標準打造不同的孩子,必定有些孩子會經受更多挫折,這些孩子因為只是成績不好便成不了家長和老師眼中的“好孩子”,這些孩子就像被照了“哈哈鏡”而變矮了,覺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別人,從而變得懷疑自己、低估自己,甚至從此成了一個自卑的人。
要想改變這個局面,辦法是有的。“智慧家長”和“糊涂家長”之間相差的就是能否用好自己的“江湖智慧”。其實挺簡單:把自己當成孩子成長道路上那個重要的“過來人”,而不是把自己當成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教官”,不把目光僅僅盯在起跑線上,而是把自己的“江湖經驗”變成教育智慧,目光離開分數,讓孩子的整個人生都受益。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高考 孩子 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