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羅立桂:增強文化自信要重視民間文藝

2017年07月27日 15:19 | 作者:羅立桂 |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分享到: 

作者: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中文系副教授 羅立桂

從20世紀迄今,民間文藝在中國追求現代化的歷程中受到高度重視。新世紀以來,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繼承、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語境下,民間文藝得到了各級政府和社會團體的大力支持。就增強文化自信而言,民間文藝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方面具有特殊優勢。

01300000918601127927010189368

W020160205494704118949

承載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源遠流長、形式多樣的民間文藝是幾千年來群眾在生活與文化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它本身就與傳統文化聯結在一起,凝結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與思想追求。那些流行于鄉村里巷、存在于老百姓生活中的歌謠、故事、神話、傳說、秧歌、社火、年畫、剪紙、京劇、秦腔等多種多樣的民間文藝形式,蘊含著人們關于婚姻、節日、時令、禮儀、倫理、生產、信仰等問題的傳統文化意識,承載著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和審美心理。在千百年的薪火相傳中,民間文藝深刻影響著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塑造了民眾的世界觀、價值觀、審美觀,隱含著傳統文化的基因和密碼。

中國早在周代就出現了特設的采風官或采詩官,他們負責搜集民間歌謠,朝廷借此了解社會現實和民心所向,此后歷朝歷代開明的政治家也曾沿襲派遣特使去民間采風和采詩的制度。在搜集整理民間文藝的過程中,民間文化所蘊含的民族審美心理、文化意識以及民間文藝的審美形式和風格由此也影響了官方文化的形成。在延續中華文脈與弘揚傳統文化方面,民間文藝確實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發揚文化傳承中的人民性傳統

從清末以來中國追求現代化歷程的整個20世紀,在西方文化的沖擊和猛烈批判傳統文化的矛盾糾結中,民間文藝常常被賦予“民族性”和“人民性”的思想意義,承載著重鑄“民族精神”、延續中華傳統文化、復興中華文明的希望。五四時期,在中國社會的現代轉型中,中國知識分子在批判傳統文化、尋找民族出路時,就將目光投向了民間,“到民間去”成為一種文化姿態。知識分子重視民間文藝的根本原因就是看重這種文化形式所代表的人民性傳統,他們認為民間文藝是活在民眾中間的、內在于民眾生活的、真正能夠代表民眾傳統的文化形式。此后,在中國現代社會發展的歷程中,民間文藝一直因其人民性傳統而受到重視,常常被看作是繼承文藝民主傳統、創造以人民為中心的文藝作品的重要形式。

民間文藝活在群眾當下的生活中,與當地群眾的生產行為和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是群眾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詩性元素。民間文藝表演經常和群眾的其他活動形式結合起來,平時無論是遇到各種儀式活動,還是節日慶典,都是民間文藝演出的時機和場合。民間文藝表演總是需要當地民眾群體性參與,群眾是民間文藝的真正主體。在對某一民間文藝的共同表演和參與中,群眾由此也受到了共有的歷史記憶、文化觀念、審美風范的影響。民間文藝是“無字的文化”,在日常生活的潛移默化、口耳相傳的文化傳承中充分發揮了群眾的主體性。

在弘揚傳統中建立文化自信

全球化導致的文化同質化現象往往會威脅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身份認同。如果一個國家不能堅守印刻著自身基因的獨特文化之根,不能顯示自身文化與其他文化的差異性,就不能在全球化的滾滾浪潮中確證自己的文化身份。而一個國家確認文化身份的方式就是弘揚繼承傳統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彰顯出自己的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的獨特性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重要意義。

如果一種文化僅僅體現為抽象理念或者外在于自身的觀念宣傳,是很難讓民眾從內心真正認同的。只有那些有過切身感受和鮮活體驗、從生活中生長出來的文化觀念,才能讓民眾從情感上真正認同。我國民族眾多,地域廣闊,各個民族、各個地方都存在著豐富的具有民族風情和地域特色的民間文藝。這些民間文藝是根植于當地群眾內心的,是群眾賴以生存的精神家園,會潛移默化地影響群眾的思想和行為方式。每個民族的民間文化內涵既有自己民族的特殊性,又有中華民族的共同性。在各民族文化中,要積極提煉中華傳統中具有普適性的精神內涵,讓民眾在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中產生共鳴,形成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增強中華文化認同。

弘揚傳統文化的根本目的是要進行創造性轉化,把具有永恒生命力、能夠為當代社會提供思想助力的優秀文化精神傳承下來,讓傳統文化活在人民的心中,化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文化素養和行為規范。民間文藝工作者要立足于民間文藝的特點和當代社會的變遷發展,利用活在群眾生活中的民間文藝形式,創造出蘊含時代精神、為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文藝作品,充分發掘民間文藝在弘揚傳統文化和復興中華文明方面的優勢。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文化自信 民間 文藝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