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媒體:老百姓熟悉的"廉價藥消失"是市場失靈的結果
原標題:江德斌:“廉價藥消失”是市場失靈的結果
紅霉素眼膏、復方甘草片是很多家庭的必備良藥,蚊蟲叮咬、感冒咳嗽等小病小災的都能用得上,幾毛錢的價格也給很多人留下美好回憶。然而這些家庭常用藥最近開始漲價了,在部分地方,廉價藥的價格甚至出現翻倍上漲,有的藥品在短短一年內價格漲20倍,即便這樣仍然一藥難求。老百姓熟悉的廉價藥去哪兒了?誰助推了藥價的上漲?(8月8日澎湃新聞)
廉價藥消失、漲價現象已有多年,類似紅霉素眼膏、復方甘草片等影響還不大,還有其它可替代品,部分救命藥的消失才可怕。如一盒治療嬰兒痙攣癥的注射用促皮質素正常零售價只要7、8元,但在很多家醫院卻難覓蹤影,而黑市售價超過了4000元,仍然不容易買到;“救心藥”魚精蛋白連年缺貨,有患者入住醫院急待手手術,卻因無藥而導致手術沒法進行。而且,廠家并未從廉價藥漲價獲利,而是流通環節、黑市、“黃牛”在倒賣牟利。
廉價藥都是長期使用的藥品,已經上市許多年,療效顯著,獲得市場的檢驗,受到廣大患者的認可,且過了專利保護期,制備工藝門檻較低,生產成本低廉。但也正因為價格太低,生產廠家的利潤并不高,生產積極性較低,在原料、人工、物流等經營成本不斷上漲的情況下,廉價藥價格卻原地踏步,或者提價幅度過低,導致廠家無利可圖甚至于虧損。因此,廉價藥被認為是“有療效、無錢途”,任何一家藥品生產企業都無法承受賠本生產,要么被迫停止生產,要么玩“新瓶裝老酒”的把戲,重新換個“馬甲”后高價推向市場。
以紅霉素眼膏、復方甘草片為代表的廉價藥,又被稱作基本藥物,適用人群廣泛,能夠滿足基本醫療衛生需求,劑型適宜、保證供應、基層能夠配備、國民能夠公平獲得的藥品。如果同一種藥,換個名稱、換個包裝、換個批文,并未改變實際療效,就翻幾倍甚至幾十倍賣高價錢,則就偏離了公平軌道,令患者被動接受高價藥,增加經濟負擔,實則是不合理的。而且,換“馬甲”的手段涉嫌商業欺詐,乃是利用信息不對稱欺騙患者,亦與藥品通用名稱管理規定相悖,應予以糾正并依法處罰。
廠家生產廉價藥不賺錢,換“馬甲”違法,放任漲價又增加患者負擔,考慮到醫療領域的公益性,政府也不容許,甚至還要進行價格管控,則就陷入死循環狀態,廉價藥愈發難求。顯然,廉價藥面臨市場失靈的困境,單純采取市場手段難以解決廉價藥問題,需要回歸政府干預的措施,由政府定向采購廉價藥,給予廠家一個合理的價格,保證其有利可圖,以確保廉價藥不斷供。
當然,政府在介入托底的時候,也要注意維護市場的公平秩序,公開選擇優質廠家,定期評估藥價的合理性,及時根據社會物價變化調整采購價。同時,鼓勵藥企研發價格合理、副作用更低、療效更好的新藥,與廉價藥展開競爭,讓患者根據需要做出抉擇。
編輯:曾珂
關鍵詞:廉價藥消失 廉價藥 市場失靈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