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知識獲取怎會有速成之法
短短幾天時間“開發”孩子右腦,提高學習潛能,甚至做到“蒙眼辨色”“七天成詩人”“過目不忘”……近日,新華社調查一家名為“腦立方”的培訓機構,結果表明,這家號稱在全國有120多個教學點、培訓學員超過2萬名的機構,屬于“無證無照”教育培訓機構,純粹披著“神奇效果”外衣忽悠學生和家長。
“超感心像力”提升孩子專注力,蒙著眼睛也能辨別物體顏色;“腦屏成像”增強孩子記憶力,對任何文章篇目過目不忘;“超感創作力”激發孩子創作力,1小時寫20首古詩,再不愁背書和寫作文。在上述機構的宣傳話術中,處處是“高精尖”的科技感、“高大上”的未來感。不過,假若知識獲取果真變得這般輕易,想來不僅是教育界的盛事,整個科學界早就該嘩然了。然而據科學家那邊的回應,像“蒙眼辨色”這類玩法實在無關腦力開發,乃是典型的視覺補像,如同看到太陽后閉上眼睛會有光亮,至于用視覺以外的人體功能來感知圖像和顏色,目前也沒有任何科學理論能夠證實。又結合該機構16天課程就收費6.8萬元,且以能力培訓為由拒絕向教育部門備案的事實,以及目前教育市場的蛋糕極大,僅幼兒教育市場規模就3800億、中小學教育市場規模約6800億,不難看出它在打什么算盤。
不如說說所謂“右腦開發”理論。當代一種甚為流行的觀點認為,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必須改變重左腦輕右腦的習慣,因為左腦是語言的腦,演繹推理、抽象思維、數學運算、形成概念的能力較強,而右腦則有許多高級功能,諸如形象學習和記憶、圖形識別、美術空間等。當然,“右腦開發”并非全無根據,神經解剖學、認知心理學等已經證明不同腦部區位在功能上確有差別,但誠如日本神經心理學家八田武志所言:“對于有關左腦和右腦功能的說法,是那些不從事研究而專門介紹別人研究成果的人制造出來的一種假象”,因為左右腦的功能差異是相對的,它們以不同的信息處理水平相互聯系、協同活動,不管什么科目,既與左腦有關,也與右腦有關。只看見對“右腦開發”一味鼓吹,一些家長和培訓機構便強迫孩子用左手左腳,謂之“左利右腦”,不僅沒根據,而且極有可能傷其正常發育。
假設沒有以腦力開發作宣傳的機構出現,“右腦開發”也很容易被大眾接受,甚至奉為圭臬。概因這一說法極符合社會各界人士對傳統“應試教育”模式的批判,長期以來,部分學校過分追求升學率,以分數論成敗,導致學生機械背誦,思維死板。于是順理成章地,這類教學模式被歸為學生“缺乏創造力”的肇因,緊接著,只要與“應試教育”有所區分,一些新潮概念都可以被培訓機構拿來“跑馬圈錢”。比如NLP(身心語法程式學)、薩提亞、翻轉課堂等,實在玩不轉新概念的,也打著“補腦”“提高記憶力”的旗號賣些其他產品。然而,縱使頭頂著“右腦開發”的名義,這些機構行的依然是“提高背誦能力”之實,歸結下來還是為了考試,實在看不出跟“創造力”有何關聯。既然也瞄準考試,又何須藏著掖著不說,捏造各種聽不懂的概念?說到底,還是為利。
對待這些看似高精尖、高大上的教育培訓機構,一個很好的識別方法就是去查它有沒有相應資質。不管它自稱是“互聯網行業”,抑或“特殊能力行業”,只要對學生開班收費,首先要在工商部門那里注明“經營范圍”,更需在教育部門報備說明。此外,最該留心提防的就是“望子成龍”的家長們,知識獲取從來都是細水長流、勤學苦練,哪里有什么扭轉乾坤的速成大法?今后再碰到這些機構,不妨先潛下心想想所謂方法的本質。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機構 知識 獲取 培訓 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