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特朗普對華貿易戰是開“歷史倒車”
美國總統特朗普14日簽署行政備忘錄,指示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根據《1974年貿易法》對中國在技術轉讓等知識產權領域的貿易行為發起“301調查”。
這一單邊主義舉動,迅速引起各界對其可能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自由貿易體制的擔憂。在雙邊層面,“301調查”不僅不利于解決中美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而且還可能讓中美兩國雙輸,破壞中美關系穩定、合作的大局。
“301調查”將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自由貿易體制
特朗普上臺以后,曾多次表達對WTO的不滿,認為WTO削弱了美國的主權和利益,增加了美國的義務。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發布的特朗普政府2017年貿易政策議程,明確提出要改變過去20年恪守多邊主義貿易政策和尊重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的行為,為美國人在國際市場上爭取更加公平有利的地位。因此,特朗普政府致力于繞過WTO爭端解決機制,以美國經濟杠桿為基礎,嚴格執行美國貿易法和推動雙邊貿易談判,最大限度維護美國商業和勞動者利益。
“301調查”就是美國依靠經濟杠桿,用單邊主義措施打開國外市場的典型措施。但是,這一手段由于具有極強的單邊主義特性,與WTO多邊貿易規則背道而馳,以至于在新世紀之后長期沉寂在美國貿易政策工具箱中。
在里根政府時期,美國為了提升出口競爭力,曾對貿易伙伴實施了49次301調查,這也使得得“301條款”在國際社會留下了臭名昭著的形象。“301調查”由美國自身發起、調查、裁決、執行,具有極強的單邊主義色彩。
在多哈回合談判完成之后,新成立的WTO覆蓋了商品貿易之外的服務貿易、政府購買、國際投資、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并且有力地保護了美國的商業利益,同時,在WTO內部也建立了國際爭端解決機制來處理貿易糾紛。因此,“301調查”已經成為美國國內和國際社會不受歡迎的過時政策工具。
“301調查”不利于解決當前的中美貿易不平衡和朝鮮問題
特朗普政府之所以啟動塵封多年、過時的“301調查”,主要目的還是希望迫使中國在中美雙邊議題上讓步。中美首輪全面經濟對話結束后,中美并未就美國關心的貿易不平衡、鋼鐵貿易等問題都沒有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同時,美國仍對中國在朝鮮問題上的角色不滿。而且,特朗普上臺以后在國內議題上屢屢碰壁,國內政治壓力日漸增大。為了轉移議題焦點、樹立兌現承諾的形象,特朗普將矛頭指向中國,希望通過在在經貿問題上的施壓迫使中國作出讓步。
但是,特朗普政府啟動的“301調查”顯然無法實現其預期目標。中美貿易不平衡和朝鮮問題的解決,需要中美兩國強化政治互信基礎上的合作。特朗普政府單邊主義的行徑只會促進中美兩國的在經貿領域的沖突升級,并不會降低貿易不平衡。
中國商務部已經表示“中方絕不會坐視,必將采取所有適當措施,堅決捍衛中方合法權益。”同時,中美經貿問題和朝核問題的議題聯系并沒有那么緊密,兩個議題的性質也各有不同。中美需要在兩個議題內部加強磋商,而不是采取跨議題施壓的方式。中國在經貿議題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并不足以讓中國在朝核問題上做出讓步。
根據布魯金斯研究所Ryan Hass和David Dollar的研究報告,當前中國對美國出口占中國GDP的比重不到5%,如果以附加值計算的話,比重在3%左右。
中國經濟對美國出口市場的依賴度并不足以讓美國的威脅生效。中國外交部日前也表示,“朝鮮半島問題和經貿問題是不同范疇的問題,中美在這兩個問題上應該相互尊重,加強合作,把一個問題作為在另外一個問題上施壓的工具,顯然是不合適的。”
啟動“301調查”會讓中美企業雙輸
301條款是美國總統和貿易代表實施單邊貿易保護的利器,但其使用起來不僅對貿易伙伴傷害極大,也會對自身帶來極其高昂的成本。里根政府時期美國曾對日本半導體行業動用301條款,征收高達100%的關稅。
這不僅惡化了雙邊關系,還令美國國內相關產業受損。當今復雜的全球價值鏈中,從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部分價值增加值其實來源于美國境內。美國國內的相關行業可能會因301調查而受損,消費者的利益也會受到損失。
并且,減少對中國相關產品的進口,并不會直接增加美國人的就業機會。中美之間的貿易不平衡是雙方經濟結構性原因導致,并不能通過關稅的調節實現持續平衡。更為重要的是,特朗普宣布對中國采取征收高進口稅的措施,可能會遭到中國的報復。尤其是美國向中國大量出口的飛機、農產品等產品。(作者單位: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美國 貿易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