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再訪治沙人:羊蹄種草 按跡鎖蹤
新華社沈陽8月23日電(記者汪偉)森林覆蓋率從2.9%到34.5%;糧食產量從不到1億公斤到超10億公斤……一組組數字記錄著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60余年的治沙成績,而在這背后,是一批批、一代代治沙人。
彰武縣地處科爾沁沙地南部,全縣總面積546.2萬畝,新中國成立前有林地面積不足18萬畝。記者近年來多次到此采訪,已看不到老人記憶中流沙遍布、風起沙飛的景象,但治沙人的故事卻在口口相傳,治沙造林已在這里成為一種文化,代代傳承、輩輩堅守。
“‘羊蹄種草’,讓老爺子給你講講當年沙地種草的‘發明’!”記者近日再次來到這里,彰武縣林業局紀委書記才紅艷向記者介紹起今年67歲的四合城鎮老治沙人楊海清。
在楊海清看來,這都是那個年代逼出來的。上世紀80年代初,白亮亮的沙坨子圍著村子,糧難種、人難活。隨著國家鼓勵群眾治沙造林政策的出臺,老楊決定和風沙斗一斗,承包了1000多畝沙丘。
“植樹先種草。”楊海清說,但在沙坨子上挖坑埋籽一天也就能干一畝多地。面對費時費工的難題,自己想出了“羊蹄種草”的方法。“羊群在前面踩出沙坑,我在后面撒草籽,風一過草籽就被埋上了,一天能種上幾百畝。”
在楊海清的帶領下,記者走入了那片已過“而立之年”的林子,樹木雖然稍顯瘦弱,但“草灌喬”縱橫交錯,儼然已是一片成熟的生態系統。“三十年前進山,要光著腳,否則鞋經常陷到沙地里,如今進山要穿靴子,否則容易刮到腿。”楊海清略帶夸張地說。
三分種、七分管。但對老楊來說,沙地造林是一分種、九分管。憑借30多年的護林經驗,老楊練就了“按跡鎖蹤”的本事。
“九個膠釘的膠鞋,外邊兒還有些磨損,是一個年輕的小伙子……”楊海清給記者講著他的破案經歷,“誰到過林子,誰砍了樹,我按鞋印的形狀、深淺等痕跡就能找到這個人。”
老楊是彰武縣治沙人的一個縮影。登上彰武縣章古臺鎮一處防火瞭望塔,放眼望去,萬畝松林盡在眼底,而三十年前這里還是黃沙遍布。就是在這片松林下,長眠著當地第一代治沙人劉斌。
為治沙,1952年遼寧固沙造林研究所在章古臺鎮成立,時任遼西省義縣縣長的劉斌舉家搬遷至此,擔任首任所長。此后,劉斌便扎根黃沙,窮其后半生治沙造林,造就了“大漠風流”精神。
此后這種精神代代相傳,有帶領全村治沙造林致富,自己卻積勞成疾過世的“治沙書記”董福財;有30年獨守8500畝林地的護林員李東魁;有放棄國外生活,回到國內治沙科研前線的遼寧省固沙造林研究所所長宋曉東……
不久前的一個大風天,彰武縣委書記劉江義讓縣里干部到廣場上站一站,感受風中殘存的沙粒。“盡管有成績,但治沙沒結束。彰武要把治沙工作、文化傳承下去,永遠守住這個沙地重鎮。”劉江義說。(完)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治沙 種草 造林 記者 彰武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