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無現金社會”離我們還有多遠?

2017年08月25日 09:29 | 作者:王俊嶺 王時禹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分享到: 

不久前,微信和支付寶再一次在移動支付領域交戰,雙方各自推出“無現金日”和“無現金城市周”,以吸引更多用戶。不過,隨著電子支付的日益便捷和普及,不少商家以“無現金”為由拒收現金的現象就引發部分民眾不滿,“無現金社會”這一命題亦由此被推到風口浪尖。分析人士指出,無現金支付只是支付方式的改變,并不是要“消滅”現金,“無現金社會”能否到來、何時到來最終取決于絕大多數人支付習慣的變化與社會共識的形成。就目前而言,現金支付渠道依然有龐大的需求和意義。

8007698277130544507

電子支付迅速普及

出門不帶錢包,買東西不用現金,掏出手機掃一掃支付……不知從何時開始,這種即使“身無分文”,只帶一部手機出門,就可以隨心所欲購物的生活方式已成為市民的常態。

“現在我出門經常不帶錢包,因為不管大到幾千塊錢的電器,還是小到幾塊錢的零食,一個手機就搞定啦!”一位排隊買東西的女顧客告訴筆者。

無現金支付的推廣,給商家帶來了不少好處,也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現金的使用越來越少已是不爭的事實。在北京經營著一家飲品店的劉曉娜說:“如今顧客付錢基本都用手機掃碼付款,手機發出‘滴’的一聲提示音,就代表顧客完成了付款,我只需要查看一下手機記錄就一目了然,也不用找零、晚上盤點了。”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國在線下實體店購物時使用手機結算的比例已達50.3%。即使在四五線城市,這一比例也分別達到43.5%和38%。有報道稱,2016年我國移動支付規模約38萬億元人民幣,是美國的50倍,在全球遙遙領先。

專家指出,結合瑞典、丹麥、韓國等支付方式發展的歷程來看,“無現金支付”其實就是社會商品交換與貿易絕大部分取消實物貨幣結算支付行為,實現網絡數據虛擬貨幣的支付。

現金地位引發熱議

電子支付為人民生活帶來了便捷,不過在個別地區頻頻出現商家拒收現金的情況卻引發部分民眾不滿,更有聲音擔心電子支付會取代傳統現金交易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中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可以說,“拒收人民幣現金”的行為部分干擾了人民幣流通,要對這種不合適的做法進行糾正和引導。

有專家認為,在人類歷史上,人們結算支付手段已有兩次革命:從物物交換到使用金屬貨幣,從金屬貨幣到全面紙幣。使貨幣由紙幣向數字化轉化,是基于網絡科技信息的發達及人們支付習慣的變化而提出的新型結算支付概念,適合商品經濟發展的歷史產物,是人類結算支付手段的“第三次革命”。

然而,把“無現金社會”理解為現金徹底消失,是不正確的。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學者盤和林表示,無現金社會并不是指整個社會完全沒有現金,而是指一種以電子支付為主的經濟模式,全社會現金使用率極低,人們可以無障礙地使用電子支付方式進行消費。支付的核心就是便捷與安全。

安全便民才是關鍵

雖然“無現金支付”在中國成長迅速,但“無現金社會”究竟離我們有多遠卻見仁見智。在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看來,中國離“無現金社會”已經不遠,相關立法研究也將成為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課題。福耀玻璃集團掌門人曹德旺則認為,“無現金社會”肯定是一個大趨勢,但如何實現、什么時候實現,相信還要一段時間。

據民政部最新數據顯示,中國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超過2.3億,占總人口的16.7%。換言之,“無現金社會”能多快到來還要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老年人群體的消費使用習慣。與此同時,無現金支付技術還存在一些漏洞,比如,各種新型網絡詐騙就證明存在著賬戶信息外泄的風險;再比如,依靠電子設備進行的無現金支付也受到電子設備信號、電源限制,不像現金隨時隨地都可以用。因此,商家還應該設置必要的現金支付手段。

北京大學金融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黃嵩認為,支付的核心就是便捷與安全。商家拒收現金當然是違法的,無現金宣傳并不是要人們拒收現金。“無現金并不表示一點都不用現金了,而是說以現金為基礎的支付概念本身會消亡,就像今天我們可以說已經進入無存折社會,而事實上存折并沒有完全消失。”黃嵩說。

因此,只有從安全性、便捷性、消費者可選擇性等方面加以完善,“無現金社會”才有可能真正融入到更多人的生活。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支付 現金 無現金 中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