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完善宏觀審慎政策重在防范風險
當前,金融創新快速發展,混業經營現象突出,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類型更為多樣,僅盯住傳統的銀行信貸等指標已經不適應發展需求。因此,必須擴大監管視角,將此前游離于監管體系之外、但對金融體系影響較大的指標也納入監管范疇。有關方面應在堅持積極穩妥去杠桿的同時,注重加強監管協調,把握好政策力度、節奏,穩定市場預期,保持結構調整總體平穩有序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將兩項指標納入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并對其中一項給出了明確的時間表:擬從2018年一季度評估時開始,將同業存單納入MPA同業負債占比指標;另一項則指明了監管方向:將探索把規模較大、具有系統重要性特征的互聯網金融業務納入MPA。
宏觀審慎政策主要以防范系統性風險、維護金融穩定為目標,以宏觀、逆周期、跨市場視角,實行自上而下的衡量方法,著力于減緩金融體系順周期波動和跨市場風險傳染對宏觀經濟和金融穩定造成的沖擊。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主要經濟體開始著手構建宏觀審慎政策框架,以便更直接、更有針對性地維護金融體系穩定。當前,金融創新快速發展,混業經營現象突出,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類型更為多樣,僅盯住傳統的銀行信貸等指標已經不適應發展需求。因此,必須擴大監管視角,將此前游離于監管體系之外、但對金融體系影響較大的指標也納入監管范疇。同業存單和部分互聯網金融業務,就屬于此類。
近年來,同業存單、互聯網金融業務規模迅速增長,風險也不容忽視。2016年MPA剛實施時,同業存單發行才1000多億元。2017年1月份至7月份,商業銀行同業存單發行量已經超過11萬億元,同比增長55.7%。在規模膨脹的同時,風險也在積累。部分銀行通過大量發行同業存單,資產期限錯配,形成了“同業存單—同業理財—委外債券”的杠桿鏈條,這一同業資金鏈不僅脆弱且傳染性極強。
對于互聯網金融的規模,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超過17.8萬億元,用戶超過5億人。但其本質上做的還是金融業務,并沒有改變金融業的風險屬性。同時,“互聯網”背后的風險更具隱蔽性、傳染性和外溢性,并與整個金融體系緊密聯系,一旦發生風險,可能會迅速擴散并交叉傳導。而且,部分互聯網金融產品已具有系統重要性影響,同樣存在誘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可能。
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將同業存單和部分互聯網金融業務納入MPA,在當前形勢下顯得尤為迫切。我國當前面臨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防范金融風險的挑戰更加嚴峻。為此,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當前要把主動防范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科學防范,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這對宏觀審慎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在政策實施過程中,市場資金供求的穩定性也會受到影響,這要求有關方面在堅持積極穩妥去杠桿的同時,更加注意加強監管協調,把握好政策力度、節奏,穩定市場預期,保持結構調整總體平穩有序。因此,為實現平穩過渡,央行在將同業存單納入MPA時,將安排一定的過渡期,并對資產規模在5000億元以上的“大銀行”先行考核。預計經過8個月的過渡期調整后,達標的壓力并不大。(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陳果靜)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金融 風險 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