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四川藏區百聞不如一見發展經驗值得借鑒
蒙古國記者獨自騎馬體驗牧民生活
蒙古國記者在貧困戶家中采訪羊毛毯手工制作
沿省道217線,從稻城亞丁一路向北,在距離理塘縣城約1個小時車程的地方,行車穿過一片花兒的海洋,濯桑鄉漢戈村赫然出現在眼前。8月23日,蒙古國媒體甘孜行活動第二站走進“世界高城”理塘,這天,來自蒙古國主流媒體的11名記者,在理塘不僅見證了四川藏區在脫貧攻堅中取得的成效,更深入了解了四川藏區對宗教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探訪漢戈村活動室
脫貧攻堅引來關注“我們要向四川藏區學習”
“以前農牧民打工要到外地,現在在家門口就可以掙錢了。”甘孜州旅發委下派漢戈村的第一書記郭林,一邊引領一邊向蒙古國記者團介紹,漢戈村有農牧民109戶478人,其中貧困戶有34戶141人。因為靠近省道217線,為了留住游客,近年,漢戈村打造了800畝漢戈花海,村民不僅流轉土地入股集體經濟,平時還能到花卉基地就近打工掙錢,收入渠道逐漸多元化。
農旅結合的脫貧措施讓蒙古國記者們感到很新鮮,在郭林的帶領下,記者團走進漢戈村的幾戶貧困戶的家中尋找“答案”。看到村里普遍的二層藏式民居,蒙古國家通訊社蒙古消息報社長巴·蒙赫圖拉感到很驚訝,“一般在蒙古國,條件好一點的牧民才住在兩層樓的房子里。”在巴·蒙赫圖拉看來,她所見到的四川藏區貧困農牧民的居住條件,已經相當不錯了。
在貧困戶家中,郭林告訴記者們,今年漢戈村就要實現脫貧摘帽。巴·蒙赫圖拉表示很感慨,她說,蒙古國也在實行類似的扶貧項目,但是沒有這么好的效果,“所以在這點上,我們要向四川藏區學習。”參觀完貧困戶澤志瑪家后,幾名女記者還主動提出想試穿藏族服飾,澤志瑪欣然答應,并拿出幾套女兒的藏裝,幫客人們穿上。身著漂亮的藏裝,引得幾名女記者開心留影紀念。
牧民家中采訪
探訪民俗館
藏區傳統文化保護完好“百聞不如一見”
離開濯桑鄉漢戈村后,記者團又相繼來到理塘高城鎮仁康古街和長青春科爾寺探訪。在這里,一行人零距離體驗了康巴傳統文化的魅力,并深入了解了四川藏區宗教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真是百聞不如一見。”Eagle電視臺記者烏·包勒爾圖雅感嘆,來了中國藏區后她發現,藏族傳統文化在這里保護得非常好,“而且人們把自己的文化結合到旅游上來進行傳承發展,達到了很好的實踐效果,這一點讓我印象深刻。”
生活習俗與旅游事業完美結合好經驗值得借鑒
在奔戈鄉卡灰村的霍曲吉祥牧場,記者團一行看到了最原始的康巴人生產生活的痕跡,體驗了最古老的勞作方式。奔戈鄉鄉長洛絨次村告訴大家,這里的牧戶家中現代家具、廚具一應俱全,在感受草原味道的同時,還能享受現代生活節奏。
霍曲吉祥牧場位于自駕游、騎游黃金線路國道318、省道217線交匯處,區位優勢明顯。蒙古國媒體的記者們了解到,去年底,卡灰村依靠專業合作社和多元化脫貧渠道,整村實現了脫貧。“在某種程度上,這種抱團發展的形式有其優勢,效果比牧民‘單打獨斗’好很多。”巴·蒙赫圖拉評價,政策得當、措施落實到位、資金大力支持、思想超前等等,都可以看作是四川藏區在脫貧方面取得好成績的關鍵。
在牧場上,烏·包勒爾圖雅獨自騎上了馬,“藏區人民的生活跟蒙古國人民的生活方式太像了。”烏·包勒爾圖雅說,在蒙古國,牧民們過著游牧的生活,人們也會做奶制品,生活方式傳統,但不知道怎么利用這種資源來進一步發展旅游業。而她看到在四川藏區,人們能把日常的起居生活和習俗跟旅游事業完美結合起來做發展,烏·包勒爾圖雅覺得,回國后,有必要向蒙古國的牧民傳遞四川藏區發展的好經驗。(雷茲)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藏區 蒙古 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