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調研 調研
福州市政協委員聚焦福州市內河水體治理
福州新聞網9月4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林洛羽/文 葉義斌/攝)山水相映、河網密集是福州市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但隨著城市不斷發展,部分水體黑臭也成為困擾百姓、影響福州市宜居環境水平提升的突出問題。
從今年4月起,市政協通過情況通報會、座談會、實地調研等形式,重點圍繞內河水體治理進程中需要關注的問題,傾聽意見,集思廣益,廣泛征求各界人士和基層群眾的意見建議,形成了《關于“加快內河水體治理,提升我市宜居環境水平”課題調研報告》。
8月29日,福州市政協召開關于“加快內河水體治理,提升我市宜居環境水平”專題協商會,圍繞內河水體治理長效機制等問題深入交流,為推進福州市內河水體治理建言獻策。
現狀:
水體治理工作有序推進
近年來,福州大力開展內河綜合治理,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因種種原因,內澇頻發、內河黑臭、部分沿河環境臟亂差等問題未能得到有效根治。
去年11月,市委、市政府出臺《福州市城區水系綜合治理工作方案》,制定了分階段治理目標,提出從控源治污、河網清淤、管網清疏、水多水動、生態修復、完善制度等方面著手,全面開展內河黑臭水體綜合治理。按照目標,今年底前要完成消除城區黑臭水體的任務。為了解決財政一次性投入壓力大、監管脫節及傳統設計和施工單位技術力量弱等問題,目前將全市102條內河整合形成7個水系治理PPP項目包,選擇國內頂尖的治理和管理團隊參與黑臭水體治理工作。
目前7個水系治理PPP項目有序推進,全市已有88條內河進場施工,全面轉入駁岸、截污系統、地下調蓄池等結構性施工階段。
建議:
嚴控污染源,建立長效機制
治理內河黑臭水體是一項復雜、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如何確保治理后不再反彈,市政協委員紛紛表示要從嚴控污染源入手,把全力攻堅與建立長效機制相結合。
“要徹底解決污染源入河問題,就要完善管網建設,一定要把管網摸排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工程,扎實完成。”市政協委員胡學潭建議,不僅要摸排城區7個PPP項目包所覆蓋的沿河兩岸的管網情況和污染源,今后還要有計劃、分片區、分流域,延伸到街區進行排查,特別要加強背街小巷各類排污口和各生活小區雨污管網分流情況的排查,不留死角。
“在治理時,要盡可能保持河流的原生態,河道要有自凈能力,因此引水凈化工程也要提上日程。”委員金智云認為,要多借助現代化設備,讓水動起來,才能從根本上“活”起來。
專家徐翠蓮建議,在長效監管方面,可在重點河段設置自動監測站,采取移動式+固定式的方式,實時監控內河水質,一旦發現異常,立即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排查。
此外,專家高小平建議,在五城區強力推行餐飲業隔油池等設施建設,盡快出臺《規范餐飲業隔油池建設和長效管理工作意見》,強化屬地管理,完善清淘維護機制。
回應:
多措并舉讓水環境長“治”久清
“我們‘下猛藥治沉疴’,綜合采取拆除沿河舊屋區減少污染源、貫通完善水系、增加水體置換和流動性等手段治理黑臭水體。”市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分階段治水,年底前改善市民直觀感受,2018年至2020年,使河道水質較為穩定地保持在地表ⅴ類水標準。“遠期,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開展雨污分流改造和城市污水管網建設,全面落實‘河長制’,最終實現城市水環境的長‘治’久清。”
在推進沿河末端截污工作的同時,我市還展開城市管網的同步完善工作,其中洋里污水處理廠廠外第二干管和連坂污水處理廠外管二期工程將于今年10月底完成,解決污水出路問題;浮村污水廠二期準備啟動,計劃擴容5萬噸/天;四城區5座污水處理廠年底前完成提標改造。此外,四城區雨污水管網排查修復工作已經完成招標并進場施工。
“福州年降雨量不均,大部分降雨集中在4月至9月,受此影響,不少內河部分月份的自凈能力不足。”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正在實施江北城區山洪防治及生態補水工程,2020年完工后,不僅可實現大量河道有水可補,還能有效防治山洪帶來的河道淤堵等問題。
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正積極排查沿河餐飲點隔油池等設施的建設情況,力求減少油污進入管網影響管道暢通。將接納委員建議,加快推進自動監測站設置工作。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治理 福州 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