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走路學問大:步速測健康 姿勢辨敵友
有些人喜歡大步快走,有些人喜歡漫步徐行;有些人走起來不動聲色,而有些人能讓你感覺到走路帶風……乍一看,這些像是不同性格決定的“各式走法”,但是《歐洲心臟雜志》刊登的一項新研究顯示,走路的快慢有可能揭示一個人死于心臟病的風險。另外,也有研究人員提出,走路姿勢能夠透露一個人是敵還是友,而我們似乎生來就具備判斷對方是否有“殺傷力”的技能。
步速測健康
步速慢患心臟病幾率翻倍
最新研究表明,走路速度的快慢與否,有助于確定哪些人死于心臟病的風險更高。這項來自英國的研究顯示,通過走路步伐的速度,就可以幫助醫生確定死于心臟病的風險。研究期間,那些自稱走路速度慢的中年人,死于心臟病的幾率是那些自稱走路速度快的人的兩倍。
該研究的數據取自于英國生物樣本庫,在長達6.3年的跟蹤調查中,研究人員共分析了超過42萬英國中年人的信息,其中女性23萬余名,男性19萬余名,所有參與者在參與研究前都沒有得過心臟病。研究人員要求參與者用“慢速”“中速”和“快速”三檔來形容他們平常走路的速度,這些研究對象們還在實驗室中進行了一次體能測試,以確定他們的身體素質。
此外,研究人員也考慮了其他可能造成影響的因素,例如運動習慣、飲食習慣、BMI(身體質量指數)、看電視習慣以及是否吸煙喝酒等。
慢速又體虛患病風險較高
在這項長期研究中,有近8600名參與者先后去世,其中約1650人死于心臟病。那些自稱“慢速步行派”的參與者死于心臟病的可能性是那些自稱“快步行走派”人的1.8倍至2.4倍。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員指出,那些BMI較低的人風險最高,而BMI低可能意味著這個人營養不良,或者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組織會有大量的損傷。
研究還發現,人們自己匯報的走路速度與他們在體能測試中的鍛煉耐力密切相關。研究人員解釋稱,這可以理解為,如果走路速度較慢,健康水平又低,那么這些人死于心臟病的風險就比較高。
“自我‘報備’步行速度可以幫助研究人員識別那些身體素質較低,死于心臟病的風險較高的人。”該研究的首席研究員,英國萊斯特大學教授湯姆·耶茨說。這類人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改善身體素質。未來,根據步速預測心臟病死亡風險的準確度還需提高,還有更多的研究需要進行。
姿勢辨敵友
姿勢夸張會引起注意
你有沒有注意過自己或別人“長后眼”的時候?有時我們能感覺到有人在接近自己,而且來者不善;有時我們想嚇唬朋友或者給家人一個“驚喜”,卻被對方提早識破。科學證據表明,這種能讀懂對方走路姿勢的能力是一種生存策略,也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一種技能。
人類和其他動物的運動模式被統稱為生物運動。過去百年間,大部分該領域的研究都關注于我們從觀察各種運動模式中獲得的有益信息,例如走、跑、投擲和抓等。研究人員認為,這有助于我們以高效又恰當的方式與他人互動。
比如,當一個人的走路姿勢非常夸張時,可能意味著他們正在氣頭上,所以我們通常會識時務地能躲多遠就躲多遠。對于一名執勤警官或安保人員來說,當遇到或接近這樣的人時,他們會更加警覺。夸張的動作也能讓這類人在人群中擁有“高辨識度”,他們的走路姿勢可能透露出將要進行某種任務或活動的意圖,讓我們做出待在原地、撒腿就撤甚至趕快舉報等各種反應。例如,我們能通過一個人的肢體語言判斷出他們有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意圖,這一點對于目前全球的反恐大勢來說尤為重要。
每個人都有特定姿勢
大多數研究人員認為,從生物運動中獲取有效信息的技能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似乎不需要經過任何特殊訓練就能有效運用。這一觀點的提出源于人類的一個專用神經系統,該系統可以處理相關視覺信息,從而做出快速又準確的決定。一種理論認為,人類的這種能力已經發展了幾千年,盡早地發現他人的危險和其意圖能為我們留出戰斗或逃跑的時間。當我們識別對方的性別、身份和意圖時,可以通過觀察踝關節、臀部和肩關節的相互作用來獲取有效信息。
許多研究都顯示,我們可以通過走路姿勢來認人,每個人的走路姿勢都與眾不同,這一點有點類似于我們的指紋。有學者甚至提出,沒錄下臉部特征但錄下一個人走路姿勢的監控錄像可以用于抓捕罪犯。不過這實際上還是有難度的,因為一個人是否清醒、是否正在搬東西、穿著什么樣的鞋子、在什么樣的路面上行走甚至這個人的體力狀態都有可能改變其走路姿勢。
有人可能認為“偽裝”走路姿勢是躲過未來高科技“姿勢監控錄像”的方法,但一些研究顯示,這也不是那么簡單易行。比如一個假裝自己腿瘸的人多數時候還是會被別人識破的。
雖然裝弱不容易,但是我們可以努力讓自己變得強悍:通過改變走路姿勢讓自己顯得更自信,從而不會被認為是弱者。實際上,這算是最有實踐意義的“招數”了。通過讓自己顯得更自信不但有益于結交朋友,也能讓我們在發現想要傷害自己的“敵人”時,不會被對方看扁,從而避免成為“受害者”。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走路 姿勢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