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又“造節”又“聯姻”,銀行理財也打促銷牌?
新華社北京9月13日電題:又“造節”又“聯姻”,銀行理財也打促銷牌?
新華社記者吳雨
近期,工商銀行推出“理財節”,建設銀行舉辦“理財季”,光大銀行攜手京東金融銷售理財產品……自監管開展綜合治理以來,銀行理財產品余額大幅減少,這讓不少銀行倍感壓力,開始探索提升銀行理財銷售的辦法。專家表示,隨著理財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銀行也開始轉換思路,大打促銷牌。
“我們也沒有想到,辦個理財節能帶動400多億元的理財產品銷售。”工行個金部總經理宋建華介紹,“理財節”當天工行手機銀行登錄量是平時的2倍多,部分重點產品銷量增幅超過6倍。
受“雙十一”“618”等購物節的啟發,日前工商銀行從理財、基金、保險、實物貴金屬等九大類投資領域精選了40余款產品作為“主打款”,在全國范圍內推出了首屆“工銀理財節”。當天,高收益理財產品占三分之一,預期收益率5%以上的理財產品幾小時內銷售一空;部分優選基金申購手續費降到1折,工行基金客戶陡增了5.4萬人;一些原本鮮有關注的小眾投資方式進入人們視野,賬戶交易產品一天的交易量增了四成。
其實,就在工行推出“理財節”的前幾日,建行也推出了“理財季”,同樣是向客戶推薦了一系列不同起點、期限豐富的高收益理財產品,并在線上線下同步推廣。
銀行的理財產品往往未到募集期結束就已募集完畢,還需要促銷?“適度營銷對于銀行理財銷售正顯得越來越重要。”宋建華表示,一方面銀行負債端壓力增大,還常受到互聯網金融的擠壓;另一方面銀行獲客成本較高,需要加強線上流量導入。
近期,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小幅下滑,8月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41%,較上月小幅下降0.02個百分點。融360分析師劉銀平認為,理財收益率有可能再度回升,因為9月公開市場逆回購到期量較大,且月底銀行面臨三季度考核,市場資金面壓力不小,銀行“攬儲”需求增大。
“打造‘理財節’吸引資金的需求倒是其次,重要的是讓我們重新意識到網點的價值。當天到網點咨詢的客戶是平時的2.5倍,這讓我們深有感觸。”宋建華表示,有的理財產品可以在線上“一鍵購買”,但對于如何合理配置資產、產品是否符合客戶風險偏好和資金周轉需求等問題,仍需要投資人和客戶經理面對面交換意見,這離不開到網點咨詢。
建行相關人士介紹,近年來,各家銀行都加大了網點改造力度,鼓勵客戶在自助設備上進行存取款、繳費、轉賬匯款等業務操作,而節省出來的柜面人力逐漸轉為客戶經理,投入到理財、信貸等需要顧問咨詢的業務上。
盡管如此,更多的銀行還是熱衷于擴大線上產品的銷路,目前四大行均已與互聯網機構結成“對子”,而理財銷售也是合作中不可或缺的內容。日前,光大銀行與京東金融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探索將銀行理財產品放到京東金融的平臺上銷售。
銀行和互聯網機構的合作已屢見不鮮,但理財銷售卻一直受到監管“親見親簽”的制約而難以深度推進,所以業內都十分關注光大銀行和京東金融“聯姻”賣理財。
光大銀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楊兵兵認為,合作必須在合規的框架內,不會改變“親見親簽”的監管要求。“銀行自營理財的首次風險評估需要線下進行,但隨后的評估和購買就可以在線上進行,而基金、保險等產品的風評和購買本身就可以在線上進行。”
業內人士指出,通過此次理財銷售的“聯姻”可以看出,互聯網金融機構正加速向“金融科技”的定位轉型,一方面收縮自營的金融業務,另一方面踐行為金融機構服務的承諾,甘做流量擔當。
“當下,理財銷售競爭確實激烈,但銀行看到的不是天花板,而是通過創新合作發現了理財市場更為廣闊的增長空間。”宋建華表示,對于銀行促銷的初衷并不是理財產品賣得越多越好,而是希望把更多的投資理念、風險防范提示、資產配置方式等傳遞給客戶,通過投資人的理性投資促進理財市場健康發展。(完)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理財 銀行 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