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短視頻:“變現難”困局待解
時間短、信息量大、內容輕松幽默、主要通過新聞應用和社交網絡傳播……碎片化時代,短視頻應運而生,并以幾何級增長速度在人們的手機上“霸屏”。
短視頻創作的春天真的來了嗎?時下許多內容創作者并不這么看。雖然時逢行業“風口”,享有“用戶紅利”,但“變現難”卻依舊困擾著數以萬計的創作者們,也讓短視頻行業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景象。
競逐“風口”
近年來,隨著“Papi醬”“辦公室小野”等視頻風靡網絡,短視頻成為移動互聯網流量新入口,吸引著業內人士高度關注。
短視頻有多火?一組數據足以說明。根據市場研究機構易觀發布的數據,過去一年內短視頻平臺人均單日啟動次數上漲67%,短視頻平臺人均單日使用時長上漲45%。而另一項研究也顯示,移動短視頻用戶規模不斷擴大,預計今年底將達到2.42億人,增長率為58.2%。
“風口”面前,中國各大互聯網巨頭摩拳擦掌,紛紛布局短視頻業務。騰訊公司于2月28日發布了“芒種計劃2.0”,宣布投入12億元補貼內容創作者。其中,10億現金補貼集中在短視頻內容創作者身上。無獨有偶,阿里文娛在3月份宣布土豆網全面轉型為短視頻平臺,并將UC、優酷、土豆等旗下自媒體平臺統一為“大魚號”,分批次接入阿里體系內各大分發渠道,同時投入20億元現金支持創作者。今日頭條也將旗下“頭條視頻”升級為“西瓜視頻”,并承諾投入10億元用以補貼短視頻創作。
“未來是屬于短視頻的。”今日資本高級投資經理李廣平說,中國一二線城市生活水平正在快速增長,國內短視頻行業則處于初級階段。因此,目前短視頻行業還是藍海,未來3至5年內仍將有大量優質內容和機構產生。
盈利“痛點”
短視頻帶來了用戶規模的快速增長,可隨著越來越多的創作者紛紛入場,大多數創作團隊卻發現,要想實現盈利并非易事,這也成為隱藏在短視頻領域繁榮景象下的一大痛點。
據了解,目前短視頻的主要收入來源有平臺補貼、廣告植入、電商營銷等。其中,廣告植入和品牌定制視頻回報率較高。然而,目前市場上大多數短視頻平臺仍舊以內容分發為主,與前端的內容創作及后端的商業變現環節聯動性較弱。
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副總裁周曉鵬表示,短視頻的興起源于網絡條件趨向完備,內容創意迎來爆發期的大環境。但隨著數以萬計的創作者加入戰局,每天都有數千萬條短視頻被上傳至各大平臺。這讓行業發展初期的流量紅利迅速消失,內容制作成本不斷提升,而在目前狹窄的商業化路徑面前,當下短視頻從業者“冰火兩重天”的景象才得以形成。
雖然清晰穩定的商業變現模式還有待摸索,但短視頻的商業變現潛力卻不容忽視。根據易觀發布的《中國短視頻市場現狀及趨勢分析》行業報告,短視頻受眾人群的消費能力有極大的潛力可挖掘,并且逐漸成為品牌主、平臺方所看重的重要營銷對象。
業內人士表示,在巨大的市場潛力和“骨感”的盈利困境面前,短視頻領域進入“洗牌期”不可避免。目前,短視頻領域創作水平參差不齊,既有基于個體興趣的業余創作者,也有專業人士組建的創作團隊。前者因缺少生產穩定性、中長期規劃能力和商業化能力,必然會遭到淘汰,而專業化創作、精細化管理的創作團隊則更容易在“變現”困局中堅持下來,最終實現長遠發展。
構建“生態”
用手機打開淘寶頁面,在“有好貨”“愛逛街”等板塊中,你會發現許多原來的圖文介紹變成了有趣的短視頻,這是“短視頻+電商”營銷模式的一個縮影。隨著淘寶、天貓、京東、唯品會等電商平臺在短視頻營銷方面持續發力,一條可觀的變現渠道也展現在內容創作者面前。據了解,通過電商平臺店鋪的導流分成,有些短視頻公司月利潤可以達到百萬元以上。
如今,依托大型電商或資訊平臺,構建“創作—傳播—變現”的一條龍生態體系是大多數短視頻創作者的共同選擇。艾媒咨詢數據顯示,60.5%的短視頻用戶使用類似于微博、今日頭條等內嵌短視頻的應用觀看短視頻。這些大平臺通過其強大的聚合能力,為短視頻帶來了巨大的流量。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布的行業報告也顯示,單體短視頻平臺意味著更大的風險及壓力,而依托阿里、騰訊或微博等生態體系將會有更大機會。
“找到大的平臺可以獲得運營、資金等多方面的支持,內容方只要展現實力即可,接下來商業化能夠獲得更高回報。”洋蔥視頻創始人聶陽德表示。
垂直化、專業化是短視頻創作者面臨的另一大趨勢。目前,短視頻內容生產正在向組織化、垂直化和個性化方向發展。而專注于醫學、財經、母嬰、兩性、衣食住行等專業知識類垂直內容的短視頻更容易獲得用戶青睞。據統計,2016年開始,短視頻領域垂直類內容流量所占比重已經超過60%。同時,垂直細分的短視頻內容更容易聚合特定群體,從而實現廣告商和目標群體的精準匹配,在廣告投放或是品牌營銷中更易變現。
“行業成熟后,短視頻用戶口味將更挑剔,更注重短視頻內容質量。”易觀短視頻分析師馬世聰認為,平臺應打造優質內容生態,讓優質短視頻在這里聚集、分發并變現。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短視頻 “變現難” 困局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