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共建"一帶一路" 國際絲綢之路科學院在京啟動
凝聚全球科技力量共建“一帶一路”
國際絲綢之路科學院在京啟動
本報北京9月24日電 (記者蔣建科)25個國家的科技界專家學者今天歡聚北京,出席“國際絲綢之路科學院科技創新國際會議”暨“國際絲綢之路科學院”啟動大會。這標志著國際絲綢之路科學院正式啟動。
哈俄兩國科技界提建議,中方領銜發起成立
據介紹,“國際絲綢之路科學院”源于習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偉大倡議。2015年秋天,哈薩克斯坦國家自然科學院和俄羅斯自然科學院相繼致信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建議由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領銜發起成立“國際絲綢之路科學院”,共同凝聚“一帶一路”參與國家乃至全球的科技力量,以科技力量建設“一帶一路”。
對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科技界的建議,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格外重視,綜合各方面意見,經反復論證向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報告,得到高度肯定。經過一年多的籌劃,目前已經有白俄羅斯、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瑞士、芬蘭、荷蘭、奧地利、塞浦路斯、孟加拉國、塔吉克斯坦、蒙古國、保加利亞、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塞爾維亞、阿塞拜疆、烏克蘭、坦桑尼亞等25個國家的科技組織加盟,成為第一批成員。許多國家的科技組織目前也在積極醞釀加入。
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副主席、國際絲綢之路科學院籌備辦公室主任張景安在啟動大會上宣讀了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中國科協主席萬鋼發來的賀信。
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際歐亞科學院執行院長、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主席蔣正華致開幕詞。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秘書長、國際絲綢之路科學院籌備辦公室副主任崔偉宏介紹了國際絲綢之路科學院的籌備情況。大家經過認真討論,一致高度評價中國對籌建國際絲綢之路科學院的重要貢獻,一致同意國際絲綢之路科學院正式啟動,其總部和秘書處設在北京,推薦蔣正華擔任國際絲綢之路科學院啟動委員會主席,全面開展工作。
與會各國科技界代表先后發言,對“國際絲綢之路科學院”充滿信心與期待。歐亞科學院院士孔德涌、郭華東等中外學者發表了關于科技創新共同發展的主旨演講。與會專家學者提出了許多具有深刻見解和可操作性的建議,進一步豐富了如何辦好“國際絲綢之路科學院”的戰略構想。
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國際新型高端智庫
根據《國際絲綢之路科學院章程(初稿)》,國際絲綢之路科學院的宗旨為:針對“一帶一路”共建過程中各國發展不平衡、發展戰略不協調、信息不對稱、文化差異性等問題,在參與國發展戰略對接、資源開發利用、經濟轉型升級、生態環境安全、文化交流與融匯等方面開展合作研究、科技交流與咨詢。
國際絲綢之路科學院是高層次的國際性非政府、非盈利學術機構,是歐亞地區科技界、經濟界和社會活動家等合作交流的重要平臺,是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國際高端咨詢中心和新型高端智庫。
國際絲綢之路科學院是團結參與國家廣大科學工作者,發揮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交叉融合以及科學家、企業家、社會活動家和管理學者相結合的綜合優勢,加強交流、協作與聯合,在推進“一帶一路”共建中發揮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
國際歐亞科學院成立于1994年,總部設在莫斯科。目前已經擁有歐洲、亞洲、北美洲、南美洲等46個國家600余名院士、通訊院士和榮譽委員。1996年,經原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批準,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成立,2009年,經中編辦批準成為科技事業單位。國際歐亞科學院目前在15個國家建立了國家科學中心。中國先后有182位科學家(包括港、臺和外籍華裔科學家)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通訊院士和榮譽委員。
編輯:曾珂
關鍵詞:國際絲綢之路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