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會議 會議
遼寧省大連市政協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人民政協報記者呂東浩 孟雪瑩
日前,大連市政協召開十二屆二十五次常委會議,圍繞《關于加快壯大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振興發展新引擎》的提案進行專題協商。會上,“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科學務實”等詞匯被與會人員頻頻提及。
“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必由之路,也是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的重要發力點。”今年年初召開的大連市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上,民建大連市委、民革大連市委和市政協經濟委聯合提交提案,圍繞全面營造有利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新生態,建議加快科技創新、人才政策創新、投融資服務創新、體制機制創新步伐,以創新驅動托起產業升級新高地。
該提案被市政協確定為今年的“一號提案”,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經市發改委、經信委、科技局等25個部門聯合辦理,多數建議已落實,尤其在加強科技創新、鼓勵關鍵技術突破、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收效明顯。
然而,在委員們看來,盡管大連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有基礎、有優勢,且已初具規模,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仍需正視,諸如龍頭企業少、帶動力不足、核心技術弱、對外依賴度高等。
“振興東北的基礎是科技創新驅動區域經濟發展。”市政協常委劉忠民提出,大連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龍頭”城市,在對傳統的優勢產業進行轉型升級的同時,亟須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技術上的重大突破。“要實現這一目標,唯有依靠創新驅動。”
岳君年常委認為,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攻方向是:推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產業鏈升級,打造全球軟件交付和運營中心;推動工業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融合,培育智能制造新優勢;緊跟人工智能技術革新走向,找準適合本市發展的人工智能新方向。
郭笑嫣委員建議把創新平臺建設作為科技創新的基礎性支撐體系,并成為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載體———完善協同推進機制,把創新平臺“聯起來”;強化企業主體作用,讓創新平臺“多起來”;抓好人才隊伍建設,使創新平臺“強起來”;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將創新成果“用起來”。
“目前我市創新投入不足,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占GDP的比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劉立常委提出,破解創新發展投融資瓶頸,急需加大政府投入,并將重點投向開放式創新平臺、跨國平臺等創新服務平臺建設,以提高技術、人才、資金要素的供給水平,增強科技創新、產業培育與金融的融合度。
來自企業的張昱委員針對當前傳統制造業盈利能力大幅下滑、信息渠道單一、技術投入壓力大等現狀,呼吁鼓勵企業多渠道提升創新能力,包括成立“傳統制造業互聯網+聯盟”,充分利用大連軟件開發和制造業基礎雄厚的優勢,幫助相關企業搭建平臺,實現需求對接,不斷提升傳統產品的核心技術能力等。
“創新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核心,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科技含量。”市政協主席李萬才強調,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要立足大連產業基礎、產業優勢和區域優勢,遵循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本規律,以全新的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推進供給側改革為主線,以打造產業特色集群為重點,以先行先試和營造發展新生態為突破口,加快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經濟社會發展新引擎。
“政協建言立意高遠、洞察深刻、貼近實際,既為大連未來數年發展謀篇布局,也為破解當前發展難題指明了方向。”參加會議的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袁克力如此評價。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創新 戰略性 新興產業 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