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央企盈收“創5年新高”得益于改革
央企盈收雙增是面向市場的改革帶來的利好,也是加速推進混改和推行現代企業制度的動力。
央企“三季報”交出了亮眼成績單。10月12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資委總會計師沈瑩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央企創造了十八大以來的最佳業績,收入利潤增速創2012年以來同期最好水平,供給側改革多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特別是鋼鐵、煤炭去產能遠超目標進度,其中前者任務已提前完成。
央企盈收雙增,1至9月凈利潤增速20.9%,這可觀的成績單背后,是央企提質增效的顯著成效:要知道,有些央企曾連續多年成為上市公司中的“虧損王”,部分虧損央企主要靠財政補貼輸血維系。如今,有些央企“咸魚翻身”,重新恢復活力,這顯然是個熨帖人心的消息。
毋庸置疑,央企之為央企,就在于其承擔了不少公共責任,但在其根本屬性中,“央”和“企”無法分割,不能說要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關鍵領域發揮作用,就能罔顧其要盈利的企業訴求。就此看,央企盈收“創十八大以來最佳”,也是其市場主體一面的功能強化。
央企為什么能在近年來實現盈收“步步高”?這可從李克強總理的那句“要以改革促發展,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堅決打好打贏中央企業‘瘦身健體’提質增效的攻堅戰”中,找到鑰匙。以改革促發展,這是解鎖央企盈收“創5年最佳”的關鍵。
這里的改革,包括國企改革和指向去產能的供給側改革。去產能和國企改革,看似沒有直接關系:一個是做減法,一個是做除法,前者主要集中在產業領域的具體措施,而后者主要為制度設計上的思慮考量。但如果觀照近年來多家央企密集進入兼并重組周期,就能發現,國企改革正在成為去產能的最大動力源。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涉及煤、電、核企的重組傳聞就不斷發酵。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至少有26家央企傳出合并消息,而其中近8成為去產能的核心板塊——能源、資源領域。這次國資委稱,今年上半年81家中央企業所屬的2041戶僵尸和特困企業“處僵治困”工作成果非常突出,比2015年同期,減少虧損885億,這對央企效益提升是極大的推動作用。這里面就有很多市場出清,是跟能源資源領域的國企重組“聯袂呈現”的。
不去產能,不改革,無以談真正的盈利能力。
去產能之所以被稱為一場攻堅戰,是因為觸及的都是“鐵飯碗”,若單靠產業政策上對不同領域提出不同要求,注定只能治一時之痛,卻難解造成產能過剩的惡性因果循環。故去產能也是刮骨療毒。
國企改革則是種“激活”。以重工業為代表的央企國企,在外部市場上普遍呈現同質低效,在內部的企業管理端口,管理層更多的還是以官員而非企業家自居。而央企國企兼并重組,除了能以規模效應降低成本,還能為推進國有企業職業經理人化的改革掃除障礙。
央企盈收雙增是面向市場的改革帶來的利好,而到頭來,它也該成為繼續改革,特別是加快大刀闊斧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和現代企業制度推進的動力。
眼下“僵尸企業”仍未完全消除,混改和向現代企業轉型摁下“快進鍵”,以進一步優化國有資本結構,也該是接下來的動作。這既關涉到還市場以更多公平競爭領域的目標實現,也連著繼續“去產能”及作為供給側改革下個階段重心的“去杠桿”。
說到底,央企創近年新高的盈收,不該是曇花一現。也唯有改革不止步,央企盈收才能繼續吃制度紅利,并“向改革要空間”。(社論)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央企 改革 盈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