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續寫新時代脫貧攻堅的中國故事
當十八洞村的村民在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摘掉了世世代代沿襲的貧困帽子,在綠水青山之間煥發出一個古老苗寨的新容顏,我們深切感受到了精準扶貧帶來的政策溫暖。
山村小故事折射出一個時代的縮影。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十八洞村考察扶貧開發,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理念,為脫貧攻堅提供了一把“金鑰匙”。中國大地上,成千上萬個十八洞村的命運開始得到根本性的改變。
十八大以來5年間,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六千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百分之十點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對于中國扶貧方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非洲首席經濟學家奧都索拉贊嘆不已,“中國的扶貧不僅是擺脫貧困,還提供了更多人類發展的機會。我認為非洲在扶貧上要向中國學習,全世界亦是如此。”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講話振奮人心。
這是新時代扶貧攻堅的新使命。面向未來,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清醒看到,我們的工作還存在許多不足,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脫貧攻堅任務艱巨”。
“艱巨”體現在哪里?至少有三點。首當其沖的是時間緊,截至2016年底,全國農村貧困人口還有4300多萬人,要完成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的既定目標,可用的時間已不多。其次,脫貧攻堅已經到了決戰決勝階段,現有貧困人口大都集中在條件較差、基礎較弱、貧困程度較深的地區,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脫貧攻堅越往后難度越大,難啃的硬骨頭會越來越多。同時,還有已經脫貧的老百姓仍需鞏固,防止返貧,要跟上全國人民共同富裕的腳步,不再掉隊。
“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這是中國共產黨向人民所作的宣言、承諾,是老百姓心坎兒里的期待,更是必須要完成的硬任務。十九大報告旗幟鮮明地提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這是新時代精準扶貧的動員令和進軍號,必須擼起袖子加油干。
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脫貧攻堅任務艱巨,必須舉全國之力,全黨動員、全民參與,集聚全社會的力量,互相幫扶,才能按期完成任務。
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扶貧要精準,脫貧也要精準,防止搞花架子讓貧困戶“被脫貧”,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要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對各級組織的扶貧責任進行細分和明確,尤其是必須強化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責任制,為打贏扶貧攻堅戰提供組織領導保障。
要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針對貧困戶“等、靠、要”“脫貧又返貧”,以及貧困戶“有體力、無能力”“貧困家庭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貧困代際傳遞”等現象,要物質扶貧和精神扶貧并舉。
責重山岳,時不我待。在新時代砥礪前行的步伐中,脫貧攻堅的中國故事必將續寫新篇章,更多的十八洞村將與全國城鄉一道,迎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美好未來。(中國青年網特約評論員 蔡恩澤)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脫貧 扶貧 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