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美麗漢語不能“外熱內冷”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如今全球正呈現前所未有的“漢語熱”。目前,除中國(含港澳臺)之外,全球學習使用漢語的人數已超過1億,其中包括6000多萬海外華人華僑,以及4000多萬各國主流社會的學習和使用者。有很多國家,學習漢語的人數正呈爆炸式增長。
據資料顯示,作為聯合國6種正式工作語言之一的中文,早在2010年,就擁有了“聯合國中文日”,時間定在每年中國農歷谷雨節氣這天。現在,聯合國每年有600多名各國雇員參加中文培訓與學習。
如今,全球已有60多個國家通過頒布法令政令等方式將漢語教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170多個國家開設漢語課程或漢語專業,美國、日本、韓國、泰國、印尼、蒙古、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的漢語教學均由第三外語上升為第二外語。
看過這則消息,我們不禁為漢語在世界舞臺上的精彩亮相而歡欣鼓舞。在如今日益全球化的時代,國家的交往,各國民眾的交往日趨頻繁,漢語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引發全世界人民的追捧。然而,如果認真審視一下如今漢語的現狀,筆者以為我們還有很多功課要做。
在欣喜之余,我們也應看到,漢語在近年來國民的使用中,也一度出現了“外熱內冷”。筆者曾聽到有些人不屑一顧地說:“漢語用不著費力去學,學再好也沒有用。還不如多花點兒時間學學英文,對出國有幫助。”于是,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情形:許多學生在語文課上干別的事。對語文考試也是得過且過,能過得去就得了。有的理工科的學生,語文更是一塌糊涂,甚至連一些解題說明也看不明白。然而,令人疑惑的是,許多語文不大好的學生,英語卻能說得滾瓜爛熟,英語成績都令人刮目。
有著數千年悠久歷史的漢語卻遭受著來自四面八方使用者的夾擊。先是網絡語言諸如“美眉”“灌水”之類徹底顛覆了漢語的基本語義;接著又是中西合璧的拼接語言諸如“做秀”之類取代了傳統的漢語詞匯;再接著又是來自流行歌曲、英語的硬譯對漢語的句式、語法結構的破壞。本來是高度凝練的語言,被上述情形弄得遍體鱗傷,支離破碎,甚至在某些方面已呈病化現象。
筆者曾做過10多年的雜志主編,深感國內現在的年輕人對母語的掌握程度呈下降趨勢。連一些大學中文系的學生對漢語的掌握也遠遠過不了關,許多人寫不了文章,說不清話,有時甚至詞不達意,更別說掌握了多少深刻的漢語文化精髓。
相當長一段時間以來,沒有誰為漢語說不好、寫不好而慚愧,倒是英語的證書在晉級、各種考試、就業等方面頗為搶手。據報道,中國人民大學一位著名法學家曾自嘲地說自己的學生“現在都學英語去了,沒有時間來學我的法律。”另有調查發現,有29.7%的非英語專業的大學生,將四年在校期間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英語學習上。而大學語文課卻形同虛設,許多人以為可有可無,甚至是白耽誤時間。
漢語的魅力是不言而喻的。隨著中國在世界上的崛起,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首先應練好內功,愛護好、使用好漢語,讓美麗漢語在全世界人民的心中扎根發芽。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漢語 美麗 外熱內冷 英語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