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添活力 促創新 惠民生——減稅政策效應持續顯現
新華社北京11月7日電題:添活力 促創新 惠民生——減稅政策效應持續顯現
新華社記者郁瓊源
近年來,稅務部門打出了一系列減稅“組合拳”,以稅收“減”法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并將持續深入落實減稅政策,不斷助力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
從6萬元到50萬元,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范圍不斷擴大;從50%到75%,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逐步提高;從4檔到3檔,增值稅稅率進行優化簡并……一組組數字的變化,見證了我國減稅降負的顯著成效。
降成本激發小微企業新活力
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減稅政策為實體經濟降成本、增后勁。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征稅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到50萬元,體現了對小微企業的稅收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公司預計今年全年利潤45萬元左右,按原來的政策我們需繳納企業所得稅11萬元,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提高后,為我們減稅7萬元。”重慶英耐爾科技有限公司財務人員陳本杰說,減稅讓他們資金周轉壓力緩解,目前考慮進一步擴大經營范圍。
稅收優惠政策對小微企業來說,除了直接的減稅效應,還能帶來進一步增加就業等社會效應。“今年下半年,我們增加了招工需求,并將底薪從3950元提高到4300元,希望吸引更多穩定、專業的員工加入。”廣州市嘉譽美塑膠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周小文表示。
“今年前三季度,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稅收優惠政策減稅超過1200億元。其中,應納稅所得額在30萬元至50萬元間的小微企業戶均減稅達5.9萬元。”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減稅助力國家科技創新駛入“快車道”
稅務部門主動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通過一系列減稅措施,為企業創新發展注入能量,推進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
“現在我們不僅用天然氣取代了傳統供能的燃煤,連包裝線也都‘機器換人’,效益提升了很多。”剛剛享受到當月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及勞務增值稅退稅的杭州富陽杭加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熊海東說。
今年上半年,浙江升級改造690家企業落后產能,為經濟進一步發展蓄足動力,在這過程中,各類減稅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動能的培育更是需要創造適宜創新的軟環境,系列減稅措施正是激活新動能、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肥沃土壤。
“研發投入越多,享受的稅收優惠力度就越大,我們這些搞研發的物流企業更有干勁兒了。”談起這幾年企業享受稅收優惠的感受,山東蘭劍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兼財務總監董新軍告訴記者。
全國來看,今年前三季度,稅務部門支持科技創新稅收優惠政策減稅超過2200億元,同比增長約50%,有力推動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中,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征收所得稅政策效應明顯,共為符合條件的企業減免所得稅超過1300億元;促進軟件產業發展增值稅優惠力度持續加大,為軟件企業減免增值稅超過360億元。
減稅為民生做“加法”增強“獲得感”
從7月1日起,我國將增值稅稅率由4檔減至3檔,取消了13%的稅率。簡并稅率政策將通過傳導機制引導部分生活必需品價格下降,從而用稅收“減法”去換民生的“加法”。
江蘇常州新奧燃氣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管道燃氣經營的上市公司,公司主要從事管道燃氣、燃氣汽車加氣站的供應及燃氣安全管理服務。由于稅率下降,公司對非居民氣價進行了下調,從今年9月1日起,每立方米天然氣從3.37元下降到3.25元。
“別小看這下調的一毛二分錢,按公司平均每年銷售非居民用氣48000萬立方米的天然氣來算,每年將直接減輕下游負擔5760萬元左右。對廣大用氣單位和個人來說,是實實在在的實惠。”公司財務負責人金曉天告訴記者。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樊勇指出,結構性減稅的關鍵是民生為先,是真實可感的民生效果。百姓逐漸鼓起來的錢包,也會轉化為購買力,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之一。
在江西吉安,如今花卉苗木基地發展勢頭良好,鄉鎮加工的罐頭筍已開始踏上外銷之路,這也離不開當初稅務人員走進貧困農戶家中,逐戶耐心解讀苗木種植、農民創業等方面的稅收優惠政策。
近年來,國家持續加大支持民生改善力度。今年前三季度,支持民生改善和社會事業發展的減稅規模繼續擴大,減稅約790億元。
編輯:秦云
關鍵詞:減稅政策 減稅降負 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