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守住“不忘初心”的政治承諾
在黨的十九大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以一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開啟了又一個奮斗的新時代。許多人會問,從“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什么習近平總書記對“不忘初心”念茲在茲?筆者認為,因著這顆初心涵蓋了“煙雨樓臺革命萌生,此間曾著星星火”的歷史擔當,飽含了“走向偉大復興”的民族責任,濃縮了“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的民本情懷,成為了一個執政黨忠于信仰、親于人民、立于世界的政治承諾。
“天下將興,其積必有源。” 黨的十九大后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的第一次集體出行,選在了中國共產黨誕生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這其實也是回應著這份支持我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精神力量。這一路走來,我們從一個幾十個人的小黨到如今發展成為擁有8900多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黨;從“冒著敵人的炮火”走到了“胖妞”、蛟龍、遼寧艦齊出的世界大國;從“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到“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歷史方位變了、環境條件變了,唯有共產黨人的初心沒有改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事業發展永無止境,共產黨人的初心永遠不能改變。”面對新的時代、新的特點、新的任務、新的使命,我們又該如何去看待這份初心、守住這份承諾呢?
用好正確的歷史觀。“歷史是前人的實踐和智慧之書。”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提到這樣的論述。從南湖游船到講習所,從興業路的小樓到西柏坡精神,他用身體力行的方式告訴我們共產黨人不能忘記自己的歷史。因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他時刻回答著中國共產黨“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命題,心中那不變的“根”指引著警醒著每一個共產黨人必須相信心中那不滅的星火,向著共產主義勝利的方向昂首前行。
用好與時俱進的事業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前進,新的形勢和任務對領導干部不斷提出新的要求,人民群眾對我們有著更多更高的期待。長期執政、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際國內環境深刻變化,使領導干部面臨的挑戰和考驗越來越大、越來越多。這個時候再次提出不忘初心,便是要從這份穿越古今的歷史寶庫中汲取力量直指當下。無論是全球經濟的波濤、改革深水的波瀾,還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再深入,廣大黨員干部當多一點勇氣,多一點果敢,多一點擔當,敢于直面困難,才能闖關破障,攻堅克難。同時也要練就一身好本領,增強創新本領,遵循事業規律,做到既奇思妙想、富于創造,又兼收并蓄、博采眾長,讓不斷增長的能力成為趕超搏擊的能量。
用好一以貫之的民生觀。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中國共產黨人講奉獻,就要有一顆為黨為人民矢志奮斗的心,有了這顆心,就會“痛并快樂著”,再怎么艱苦也是美的、再怎么付出也是甜的,就不會患得患失。這顆心便是那一以貫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初心。因此看待初心便是要時刻謹記從政為了什么,發展為了什么,前進為了什么的奮斗內涵。要把社會發展中得到的好處化作人民的紅利,實現全民共享。對此,一方面要杜絕發展的成果飄在空中踩在云端的現象,把發展成績轉化為人民看得到、摸得著的“實惠”,著力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另一方面,也要謹記“一切依靠人民”這一核心要求,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為人民當家作主落到實處。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初心 承諾 守住 政治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