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十九大精神進企業:凝神聚魂迎新時代 擔當實干有新作為
“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提到,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天眼、悟空、墨子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我們正在建設的‘華龍一號’也是國家名片,我深感驕傲與自豪。”
作為參與“華龍一號”建設的基層黨員,中建二局廣西防城港核電項目經理李光遠十分感慨,“5年來,我參與了國內最先進的2座核電站建設,見證了我國從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跨越。作為國家名片‘華龍一號’的先鋒隊成員,我們應始終保持干事創業、開拓進取的精氣神,用優異的工作成績迎接新時代。”
10月2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閉幕。各地企業員工通過各種形式認真研讀十九大報告,準確領會十九大精神。深學篤用、務實踐行、砥礪奮進,十九大精神讓新時代的中國企業凝心聚力、備受鼓舞;深化改革、創新實踐、開放發展,十九大精神引領著中國企業開足馬力、擔當作為。
為改革助力
擴大優質增量供給做大做強實體經濟
“十九大報告把‘美麗’寫入強國目標,我們將把落實綠色發展理念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全面推進實現清潔供熱,堅決打贏污染防治的攻堅戰。”在太原市第二熱力公司黨群部主任楊曉林看來,通過深入學習十九大精神,企業改革發展的動力更足了。
今年10月,山西太原宣告在城區實施“禁煤令”,告別長期使用煤炭的歷史,取而代之的是清潔能源——天然氣和電。“壯士斷腕”的改革姿態,正將十九大報告強調的改革精神落到實處。
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
要擴大優質增量供給,企業要充分發揮先行先試精神,落實完善主體責任。各地企業在深入學習十九大精神的過程中,也將進一步助力深化改革的使命深深銘記。
同時,讓“十九大精神”走進企業,讓改革動能進一步增強,在更多的企業中,學習十九大精神已然成為熱潮,黨的十九大精神也正在落實到推動企業改革發展的具體實踐中。
“我越讀報告越深感振奮,國家政策越來越好,給人民群眾帶來了沉甸甸的收獲感。作為一名科研人員,在這匯聚磅礴偉力的關鍵時刻,我將繼續為渤中34-2/4油田尋找優質調整井,幫助這個開發20多年的老油田再次踏上挖潛穩產之旅。”渤海石油研究院地質工程師周立業這樣說。
在中海油渤海石油管理局,十九大報告引起了黨員群眾的強烈反響,各級黨組織根據十九大報告內容制作了專題PPT,在辦公樓內電子顯示屏上滾動播放,并通過文件、郵件、手機等多種媒介,為廣大黨員深入學習提供便利,確保企業員工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十九大報告精神。
“十九大報告對新時代黨的建設提出總要求,只有一心跟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走,深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有力促進結構優化、轉型升級,才能給企業發展提供強勁動能,有效提升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中國交建三公局黨委書記黃臘泉在出差工作的間隙,時刻關注著會議現場的新聞報道。
而在南方電網公司,為了讓干部員工聽得懂、能領會,公司除了通過專題黨日活動、學習交流會、專題研討會、宣傳展板等線下展示交流學習的方式,還策劃推出了首個“十九大”融媒體網絡專題,在該公司官方網站和手機微網站呈現。
“要把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到推動公司改革發展的具體實踐中,把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對電力日益增長的需求,作為南方電網公司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力抓好改革發展效益等各項工作,不斷把南方電網公司做強做優做大,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電網企業。”南方電網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李慶奎表示。
以創新引領
著力增強企業創新力和競爭力
11月5日19時4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兩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作為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后實施的首次航天發射,北斗三號衛星的發射標志著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步入全球組網新時代。
“北斗第三步,當驚世界殊”。發射現場的一名工作人員在記事本上寫下這句話。實踐是最好的改革宣言,這次發射的北斗導航衛星和配套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分別研制,中國企業正在創新精神的引領下開創新的業績。
十九大報告明確了我國將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更成為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方向。
十九大代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五一〇研究所所長張偉文認為,十九大報告對創新型國家的論述為航天科技工作者指明了方向,也發出了號召。“作為一名黨的基層組織的領導干部,要認真學習領會十九大精神,將擁戴核心的思想自覺迅速轉化為真抓實干的行動自覺,加強基層組織黨的建設,堅持軍民融合發展,履行強軍富國的新時代要求。”他說。
企業作為創新的主體,在深入學習十九大精神的過程中,也在進一步貫徹領悟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激發創新活力、挖掘創新潛能埋下了新的“種子”。
“習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多次提及創新,創新驅動是國家的重大戰略之一,我們感觸很深。從一定意義上說,沒有創新驅動,就沒有中國建筑目前的全球第一。只有擁有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把握先機、贏得主動。”十九大代表,中國建筑董事長官慶表示。
作為全球最大的投資建設企業集團,2016年,中國建筑全年新簽合約額首次超過2萬億元,營業收入達到9598億元。其中,海外營業收入突破百億美元。
而作為參與建設過G20杭州峰會和金磚廈門會晤主場館建設的工程師,中建安裝浙江公司黨員劉洪光則認為,“我們要把十九大精神的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工程建設創新的強大動力,引領我們擎匠心之旗,弄時代之潮,再筑傳世工程。”
“十九大報告中10余次提到科技,50余次強調創新。”方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茅忠群表示,十九大對于創新的重視前所未有,這給民營企業帶來了莫大的鼓舞,“我們堅持每年將銷售收入的5%,用于廚電產品及技術研發創新。”
中投保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黃炎勛表示,黨的十九大報告吹響了新時代、新征程的號角,“作為連接金融機構和企業、個人的紐帶,信用擔保機構更要創新,充分發揮信用增進和風險管理功能,降低市場各方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破解信用體系不完善帶來的融資瓶頸,不斷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促開放共贏
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這句話堅定了大家的信心,在參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進程中,無論是建筑產品,還是工地上的每一個人,我們都是中國的名片,我們要按照十九大報告的要求,以優秀的工程產品,為‘一帶一路’建設作出貢獻。”
合同額100億美元的印尼美加達項目不僅是中國建筑上半年的第一大單,也是中建四局走出去打開國門搞建設的一個里程碑,在談到十九大精神給企業下一步發展方向的引領作用時,項目指揮長兼黨支部書記路冬友這樣說。
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十九大代表、中國中車集團公司黨委書記劉化龍表示,未來,不僅要自己的企業走出去,還要帶動相關產業和標準走出去,為世界軌道交通建設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走出去的不只是國企,民營企業也搭上了全面開放的“順風車”。“這一切,靠的是國家的開放政策。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為企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提振了企業家的發展信心。”十九大代表、海南春光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黃春光這樣說道。
海南春光食品有限公司原本是一家地方性企業,如今產品已銷往世界各地。黃春光表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對企業家提出了新的要求,這意味著企業要開展新一輪思想大解放,破除舊有的、與實際不相適應的路徑依賴和思想慣性,提高自身實力,實現在更高層次、更寬領域、更深程度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
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既要走得出去,也要引得進來。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
“我認為中國提出的未來發展宏偉規劃是非常積極的,前景光明”。哈里森街資本公司主席、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克利斯多夫·高爾文表示,中國比世界上大多數經濟體發展都要快,在中國能尋找到很多商機。
偉創力集團首席執行官邁克·邁克納馬拉對十九大報告中所提到的支持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自由貿易區建設、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內容贊賞有加。他表示,經濟的發展與好政策和經濟全球化密不可分,自由貿易和經濟全球化將推動各國的共同發展。十九大報告體現了習近平主席卓越的領導力,將促進多邊貿易的發展。
黨的十九大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關鍵點,企業作為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時代潮頭尤須務實奮進,在十九大精神的鼓舞下,擼起袖子加油干,開創新時代的新作為。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創新 企業 精神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