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妙境梵音:藏傳佛教藝術走進揚州
大黑天唐卡
大黑天是梵語“瑪哈嘎拉”的意譯名,又譯為“救怙主”,藏語稱“貢保”。他原是古印度的戰神,后被佛教吸收為護法神,頗受密教崇奉。大黑天的形象有多種,常見的有二臂、四臂、六臂像。該壁掛是六臂大黑天,是最常見的一種大黑天形象。
清·金剛杵
金剛杵象征著所向無敵、無堅不摧的智慧和真如佛性。金剛杵一般有三股、五股、九股之分,以五股最為常見。
清·大威德怖畏金剛
左手所持法器:斷臂、梵天獸、絲帶、盾牌、尸棒、斷腿、套索、火缽、弓、人腸、旗幡、金剛鈴。
右手所持法器:象皮、鐵鉤、飛鏢、骨架棒、天仗、木杵、水波利刃、輪盤、羂戈、鐵斧、鐵錘、矛、寶劍、金剛杵、箭、達瑪茹。
(本文圖片由揚州博物館提供)
藏傳佛教文化藝術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一枝絢麗奇葩,是中華民族佛教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青海省是我國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自古以來,這里信仰藏傳佛教的高原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積淀,產生了豐富多彩而又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留下了諸多具有濃郁藏傳佛教文化特色的藝術珍品。茫茫雪域高原上,那升起的風馬、壘筑的瑪尼堆、搖動的轉經筒、矗立的經幢,無不在描繪著這片神秘大地上的迷人風采,吟誦著這座座相連的山川上的藏家贊歌,引人遐思,令人神往。
為讓觀眾體悟妙境、聆聽梵音,領略藏傳佛教文化魅力,近日,江蘇揚州博物館特從青海省博物館引進妙境梵音——青海藏傳佛教藝術展。展覽精選了145件(套)青海省博物館收藏的藏傳佛教藝術珍品,包含書刻經典、鑄刻雕塑、織錦繡藝、彩繪佛畫,以及樂舞法供等五大部分,展示藏傳佛教的藝術之美,展示高原民族對生活的熱愛。展覽將于12月15日結束。
據展覽負責人介紹,佛教藝術從印度傳入我國近2000余年里,通過與我國各民族文化的不斷融合,逐漸褪去了印度文化的色彩,形成了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佛教藝術。7世紀后,佛教傳入我國藏族地區,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特別是與藏族地區原有的苯教互相吸收和融合,形成獨具特色的藏傳佛教。藏傳佛教藝術博大精深,它具有多元的文化源頭,創造性地吸收了印度、尼泊爾以及西域、中原等地的造型藝術風格,形成了內涵豐富的藏地宗教文化藝術。藏傳佛教造像藝術以藏傳佛教特有的神佛為表現對象,風格以印度密教藝術為基本依循。同時,融入了藏民族的傳統審美和表現手法;藏傳佛教唐卡藝術則利用高原特有的礦物質作為顏料,描繪藏族人的信仰世界。
展覽中展出的一幅幅色澤艷麗的唐卡、一尊尊題材迥異的金銅造像、一件件儀典威嚴的宗教法器,無不透射出令人稱頌的藝術魅力。展覽開展以后,許多揚州市民慕名而來,紛紛表示能在家門口看到青藏高原的藏傳佛教藝術珍品,真是難得。同時,對藏傳佛教唐卡、佛像、法器所展現出的宗教美、藝術美,連連稱贊。
據了解,揚州博物館為配合展覽還推出了以“手搖轉經筒”為主題的樂高積木搭建等一系列社會教育活動,通過現場解讀、趣味問答和動手搭建的過程,讓孩子們對手搖轉經筒的起源、發展、結構和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對藏族文化產生興趣。
(宣藝)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佛教 藏傳 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