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科技強國,筑牢發展基石

2017年11月28日 09:36 | 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到: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建設科技強國”。如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這是科技界人士正在思考的問題。

1122013412_15117401428241n

歷史突破奠定強國之基

我國科技發展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科技創新能力正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轉變、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轉變,具備了從科技大國邁向科技強國的重要基礎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面對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我們準備好了嗎?科學家們對此充滿信心。

發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開通世界首條千公里級量子保密通信干線“京滬干線”、研制出世界首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近5年來,潘建偉團隊不斷沖擊量子信息研究的世界紀錄。潘建偉院士表示,“我國科技創新經歷了從跟蹤模仿學習到并跑,甚至在某些方面領跑的跨越。中華民族要強起來,必須靠創新驅動,力爭在一些前沿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賈利民是一名參加了中國高鐵科技創新全過程的科技人員。他說,中國高鐵拋棄“市場換技術”的“追趕”模式,換道自主創新路徑,始于2008年初啟動的《中國高速列車自主創新聯合行動計劃》。之后短短4年就研發出了被稱為“中國名片”的CRH380系列高速列車和配套技術與裝備體系,形成了被西方發達國家稱為“高鐵革命”的中國高鐵大發展。現在,中國高鐵產業規模穩居世界第一,高鐵技術也持續處于世界領先行列。

面對建設科技強國的目標,賈利民信心滿滿:“掌握核心關鍵技術,我們無盲點;支撐國家戰略,我們有把握;參與國際競爭,我們有勝算;引領創新發展,我們有信心!”

“我國科技發展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科技創新能力正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轉變、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轉變,具備了從科技大國邁向科技強國的重要基礎。”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汪克強表示,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來,已經實現了3個重大歷史性轉變,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奠定了基礎。

一是在科技創新水平方面,我國實現從跟蹤為主到跟跑、并跑、領跑“三跑”并存的歷史性轉變。近年來,我國科技進入迅猛發展期,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涌現,一些重要領域躋身國際并跑行列,部分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知識產出國。

二是在創新戰略導向方面,我國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實現從“面向、依靠、服務”到“融合、支撐、引領”的歷史性轉變。2016年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6.2%,創新型經濟新格局逐步形成。集成電路制造、移動通信、新一代高鐵等高技術攻關和應用示范工程為塑造引領型發展積蓄強大新動能。

三是在全球創新競爭格局方面,我國實現從被動跟隨到主動挺進世界舞臺中心的歷史性轉變。中國科學院發布的《2016研究前沿》報告顯示,在180個國際熱點和新興前沿中,我國在30個研究前沿表現卓越,僅次于美國。

建設科技強國,基石已奠。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小謨所說,“黨的十九大對科技工作提出新要求、新任務、新目標。現在的科學研究條件、科研政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好,我們要珍惜這難得的機會”。

志存高遠塑造強國之魂

我們必須把握發展機遇建設科技強國。要實現這一目標意味著我們要有重大的國際性成果,需要在更多領域成為國際的前沿和領導者,而不只是在某一個點、某一個項目上

我國快速崛起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提振了全社會的創新自信,開辟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廣闊前景。但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與科技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還有不小差距,原始創新能力不足,科技大師和領軍人才缺乏,許多重大領域仍然受制于人,一些重要產業依然大而不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仍然任重道遠。

建設科技強國,要志存高遠。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眾多科技界人士對此深表認同。

“我們必須把握發展機遇建設科技強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說,要實現這一目標意味著我們要有重大的國際性成果,需要在更多領域成為國際的前沿和領導者,而不只是在某一個點、某一個項目上。“與世界最頂尖的創新強國相比,我國在科技領域仍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現是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就目前中國的科技發展階段來看,我們還需要大力發展基礎研究”。

自然科學基金會副主任高瑞平也表示,要以科學前沿為重點,以創新人才培養和團隊培育為保證,以科學、民主、依法管理機制為支撐,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源頭支撐。

建設科技強國,要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

河北省張家口市農科院谷子所所長趙治海對記者說,“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我從事雜交谷子研究近40年,農民對科技的渴求是我最大的創新動力,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的奮斗目標”。

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王春法表示,“科技工作者要認清新時代新變化新任務新使命,在支撐創新發展、造福一方百姓中見真章,自覺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為人類知識寶庫增添更多的中國元素”。

建設科技強國,要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國防科工局科技與質量司副司長趙勇強說,要緊緊圍繞加快建設中國特色先進國防科技工業體系,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為構建國家戰略優勢提供更加有力的科學技術支撐。

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忠賢建議,要結合國家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深入凝練一批大型科技項目。“既滿足國家需求,掌握核心技術,又能解決長期以來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的基礎材料、器件和工藝問題”。

改革進取培育強國之材

建設科技強國,需要我們堅持科技創新與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著力破除阻礙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充分調動廣大科技人員和全社會創新創業的創造性和積極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以科技創新引領全面創新。

創新驅動發展,誰來驅動創新?

“靠改革驅動創新。”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說,“在改革方面,我們主要圍繞著激發人的積極性開展工作。因為一切創新活動都是科技人員做出來的,科技人員有沒有好的環境、有沒有好的激勵政策,是我們工作的著力點。政府應該緊緊依靠科技人員,主動服務大學、科研機構、企業等各類創新主體,營造一個好的創新生態、創新環境”。

建設科技強國,需要我們堅持科技創新與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著力破除阻礙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堅持營造良好創新生態,完善創新發展的政策法律環境,充分調動廣大科技人員和全社會創新創業的創造性和積極性。這已成為各界共識。

“把上海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事關上海的未來。建設科創中心,基礎是營造更好的‘雙創’環境,核心是人才,上海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人才、渴求人才。”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表示,“我們將有針對性地出臺更好的人才政策來建設人才高地,更好地服務和推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的建設”。

歷史突破奠定強國之基,志存高遠塑造強國之魂,改革進取培育強國之材。我們有理由相信,建設科技強國的目標將在當代中國人的努力奮斗中實現!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科技 創新 強國 建設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