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2012年來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返還農村資金2753億
中新網12月6日電 國土資源部總督察辦副主任孫雪東今日表示,2012年以來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收益返還農村資金的總額達到了2753億元,項目區農民人均年收入提高了30%以上。
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今日,國土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文件的有關內容,并回答記者的提問。
有記者問,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在助推脫貧攻堅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在助推深度貧困地區方面有什么新亮點?
對此,孫雪東做出解答,他稱,2005年國土資源部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以來,十多年來這項工作經歷了增減掛鉤節余指標的使用,從縣域到省域到今天跨省交易的超常規的變化,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增減掛鉤收益越來越成為促進農村農業發展的助推器。國土部統計了一下2012年以來增減掛鉤收益返還農村資金的總額達到了2753億元,項目區農民人均年收入提高了30%以上,對于貧困地區更是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他介紹,2016年2月至今年9月,通過省域內節余指標的流轉,貧困地區獲得級差收益461億元,超過同期中央財政對易地扶貧搬遷的投資規模,充分顯化了土地級差收益,為扶貧開發提供了重要的資金保障,改善了農業生產、農村生活條件,提高了農地的綜合生產能力,增加了農民的生產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因為通過增減掛鉤擴大了土地經營規模的面積,改善了農民生產條件,為農民生產性收入大大增加了一塊。
他指出,通過易地安置住房得到了新建和改建,增加了財產性收入,很多貧困地區,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通過住房、農家樂的經營和共享旅游的開發大大增加了財產性收入,這也是脫貧攻堅重要的渠道和手段。通過增減掛鉤節余指標的流轉也促進了節約集約用地和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推動了美麗鄉村建設,有力助推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這次出臺的文件將增減掛鉤節余指標由省域范圍內流轉擴展到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省份之間,也就是跨省流轉和交易,并細化了政策措施,又是一個重大的政策利好,各方都很期待,考慮到脫貧攻堅任務重、時間緊,還有三年就要與全國人民一起奔小康,這個《意見》規定允許增減掛鉤實施方案批準后按一定比例預先使用或交易部分增減掛鉤指標,就是時不我待,允許透支和預支。一個完整的增減掛鉤項目完成要3年以上。同時深度貧困地區都是生態環境限制較多的地區,增減掛鉤的拆舊區往往難以復墾為耕地,文件提出在確保耕地面積不減少,建設用地面積不增加的前提下,對于增減掛鉤拆舊區的復墾堅持因地制宜,按照亦耕則耕、亦林則林、亦草則草的原則實事求是地進行復墾。
他還表示,具體的操作,對于深度貧困地區所在省份來說,要根據扶貧開發和長遠發展的需要,合理安排拆舊區的復墾規模,妥善安置搬遷的人口,合理分配和規范使用節余指標的收益,對于對口幫扶援助的省份來說,要按照與深度貧困地區協商確定的流轉規模和價格,優先安排深度貧困地區節余指標交易,交易金額要全額撥付深度貧困地區所在的省份。當前,有關的省份正在積極協商落實這項政策,據了解,兩方面的積極性都很高,國土部將加強跟蹤指導,切實將這項政策執行好,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編輯:曾珂
關鍵詞: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返還農村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