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華而不實的脫貧評比也是形式主義
最近,內蒙古自治區一個旗上下氣氛緊張,由于在上次檢查評比中排名靠后,旗委書記已被約談作檢討,而本月末又將迎來新一輪檢查,如果第二次排在后五名,他的上級領導將直接被問責,“迎檢”已成全旗頭等大事。扶貧本是件十分具體、客觀的工作,但一些干部反映,評比分數帶著明顯的主觀傾向,未能真實反映扶貧效果。(《經濟參考報》12月6日)
針對脫貧攻堅作檢查評比,確有必要。不檢查,怎知有沒有“真扶貧、扶真貧”?不評比,怎知脫貧效果如何,孰優孰劣?但是,凡事最怕走極端,政令再深孚民意,一旦走形,就會背離初衷。
以報道所披露的亂象為例,“交叉檢”初衷良好,互相監督更容易探察到真相,但為了排名靠前不惜互相拆臺,故意給對方打低分,就會讓互相檢查變味;至于半年時間內要接受2次“大檢”、3次“小檢”,勢必讓基層干部疲于奔命。而在迎檢中,全旗花在培訓、差旅費、接待費上共計20萬元,如此勞民傷財,難怪有干部直言:“這20萬元至少夠給20個貧困戶每家買頭牛了。”
如此檢查評比,稱得上另一種形式主義。檢查組累,基層干部累,普通農戶累,如果“累”出了效果,倒還罷了,關鍵是這種累,有多大現實意義?耗時耗力耗公帑,卻沒有檢查出脫貧真相——互相打低分,顯然不是真實情況;統一口徑,干部“收買”貧困戶以應付檢查,“你說認識我,我就幫你搭牛棚”,顯然也不是真實情況。
這種檢查評比,一旦愈演愈烈,不僅傷及脫貧事業,更可能激發基層怨氣——基層干部苦不堪言,貧困戶也嘖有煩言。如果不及時加以改造,勢必導致應對檢查評比中的形式主義越來越多,出現人們所擔心的“三不做”現象:難以給領導留下印象的事不做,形不成多大影響的事不做,看上去不漂亮的事不做。
“形式主義害死人”,譴責基層干部搞形式主義之時,還該追問他們為何搞形式主義。習近平總書記同基層干部群眾座談時曾表示,基層的形式主義,根源不在下面,而是上行下效。誠如斯言,如果不是搞那么多大檢、小檢,讓基層干部身心俱疲,他們還會敷衍么?當然,監督檢查是必須的,但半年多達5次檢查,是不是多了點?
幾年前媒體披露,以溫泉著稱的內蒙古某縣城,一到年底,當地官員就遭罪。當時一名分管外宣工作的副縣長對媒體抱怨,年底了,很多部門要過來參觀考察、檢查驗收。有一天,他接待了十來批客人,陪洗了8次,整個人都快泡虛脫了。如今,這種現象或有所改觀,但需探討一個基本事實,檢查為何有泡溫泉項目?扎堆年底的大大小小檢查中,有沒有多此一舉的?聯系到跑偏的脫貧檢查,不由得使人發問,什么樣的檢查才是真正需要的?
我們常說“好經被念歪了”,既然是好經,為何會念歪?好經都是被誰念歪的?念歪了好經,是不是該擔責?這些問題都應該一一理清。
具體到脫貧檢查,為規避形式主義,能否換一種方式,比如能不能變明察為暗訪?貧困戶有沒有脫貧,基層干部的扶貧工作究竟怎么樣,檢查組不妨搞突然“襲擊”,悄悄探問貧困戶,而不是大張旗鼓,唯恐天下人不知。再比如,能否別再做表面文章,別讓基層政府接待,別打擾當地干部的工作秩序?某駐村干部說,這一年自己就顧著“迎檢”和整改了,“為了準備檢查材料和迎接檢查,經常開會到晚上十一二點,根本沒有時間走村入戶。”“最近30天里,我只有兩個晚上沒會?!比绻苏f法屬實,脫貧檢查的確該糾偏了,有的檢查該叫停了。
年底漸至,除了叫停華而不實的檢查,遏制勞民傷財的評比,更應該建立行之有效的糾偏機制。這種機制應該發揮最基本的效力,既能讓基層干部有干事的壓力,又有干事的動力;既能打撈出真實的社情民意,又不會耗費過多的公共財政資金。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檢查 脫貧 形式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