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7全國政協第76次雙周協商座談會>要聞 要聞
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
———全國政協“少數民族戲劇的傳承與發展”雙周協商座談會綜述
人民政協網北京12月8日電(記者 汪俞佳)傳承和發展好少數民族戲劇,對于傳承中華優秀文化、滿足民族地區群眾文化需求、促進民族團結、保障國家文化安全、增強文化認同具有重要意義。全國政協對此一直高度關注,十二屆全國政協以來已就此專題進行過多次調研。今年,更是被列為全國政協年度重要協商議題。為此,9月15日至19日,全國政協副主席盧展工率調研組赴內蒙古、青海兩省區調研;9月13日至22日,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專題調研組赴貴州、廣西兩省區調研。
12月7日,全國政協在北京召開第76次雙周協商座談會,圍繞“少數民族戲劇的傳承與發展”建言獻策。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主持會議并講話。新華社記者 燕雁 攝12月7日,體現這些調研成果的日子來了,由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主持的第76次雙周協商座談會在京舉行,主題就是“少數民族戲劇的傳承與發展”。
委員們認為,少數民族戲劇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少數民族戲劇的傳承與發展,出臺了一系列保護扶持政策和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傳承好、發展好少數民族戲劇,讓它在祖國文藝百花園中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保護,比什么都重要
有時候,一部戲就是一個民族的藝術群雕,也是一個民族積淀的歷史文化傳統的濃縮展現。“少數民族戲劇的傳承與發展,保護是當務之急。”這是與會者的共識。
“平均年齡都在60歲以上,最長者已經76歲,這種陣容在調研中并不多見。大家完全不喊累,反而一直奔走在調研一線。”調研組工作人員看似輕描淡寫的一句話,正好從側面反映出調研組成員的焦急與牽掛。比如,調研組出發去內蒙古那天,集合時間是早上五點,天剛蒙蒙亮。
密集的調研,是為了充分了解兩地在傳承發展少數民族戲劇上的做法和經驗,為了直接傾聽一線演職人員的呼聲與期盼,更為了真正為少數民族戲劇傳承與發展獻諍言、謀良策。正如調研中盧展工副主席多次強調的那樣,人民政協堅持委員主體,堅持務求實效,而實效的最大體現就是建言獻策的質量。
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戲曲傳統文化的發展,出臺了諸多關于文化和戲曲發展的若干政策與文件。但總體來說,政策制度不完善、執行不到位,少數民族戲劇發展受限、生存困難、后繼乏人的情況比較嚴重。調研的感動化為建言的力量,座談會上委員和專家們踴躍發言,獻計出力。
“為什么許多少數民族劇種劇團號稱‘天下第一’,因為是獨苗單傳,沒有第二。”面對少數民族戲劇不斷萎縮、有些劇種瀕臨失傳的局面,全國政協委員曹育民的心情是急迫的,“再不抓緊搶救,再不特事特辦,真的是來不及了。”曹育民認為,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戲劇,首要是保護傳承好現有的東西,保證它的特質和個性不被湮滅掉。現在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文化建設,更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建設的系列重要講話指引,少數民族戲劇繁榮發展的大環境非常好。“少數民族地區黨政領導要懂戲愛戲,要從文化建設的大局中定位戲劇事業,把繁榮發展戲劇放在適當位置。”
“對蒙古劇等少數民族稀有劇種,更應該采取一些特殊的保護扶持政策。”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王全書認為,一些具有獨特性或唯一性的少數民族劇種,除落實國家、地方已出臺的一系列支持政策,還應在經費、建制、人才培養、解決“劇本荒”、理論引領、加大研究、培養觀眾群體等方面,制定出臺力度更大的特殊政策,設立專項資金,讓古老的少數民族戲曲煥發出青春活力與勃勃生機。
“少數民族戲劇有的生存比較好,這當然好。對于不能生存的,應該進行搶救性記錄。”全國政協常委李羚建議,將這些文化的基因像保留火種一樣保留在博物館里,像教科書那樣擺在那里,以便讓大家、讓后人能夠了解我們曾有那么光輝燦爛的藝術。
高度重視少數民族戲曲劇種的文化安全,實際就是對中國文化安全的高度維護。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王馗在發言中同樣呼吁加強對少數民族戲曲的政策傾斜,“凡是有少數民族劇種的民族地區要建立或遴選少數民族劇種的代表性專業劇團,由民族地方政府頒布長期發展規劃,以此作為少數民族劇種傳承的核心機構。”
中國少數民族戲劇學會名譽會長、76歲高齡的譚志湘也參加了調研。在座談會上為少數民族戲劇傳承與發展鼓呼時,她有感于調研看到的情況呼吁:“把少數民族戲曲劇種與地方戲、京昆并列,制定少數民族戲曲劇種保護政策。”
堅持正確方向保持傳統特色
少數民族戲劇有根、有眾,承載了鄉情和文化。“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少數民族戲劇傳承發展必須堅持正確方向。”無論是調研還是座談,全國政協委員艾克拜爾·米吉提一直在思考,如何發揮戲劇的教化優勢?
艾克拜爾·米吉提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少數民族戲劇要實現傳承發展,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少數民族戲劇有一個天然的職能,就是宣傳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許多少數民族戲劇因其歷史較短,或處于發展完善階段,有必要也有條件進行自主創新,這就需要吸收融合外來的東西。全國政協委員田青在多次調研中發現,一些劇種在謀求自身發展、努力前行的過程中卻出現了一種同質化傾向。
“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是沒有樹立堅定的文化自信,沒有把傳承作為‘創新’的基礎。”田青希望,少數民族戲劇可以努力學習本民族的文化傳統,找到自己的“根”和“魂”,堅定文化自信,樹立“文化多樣性”的觀念,以自己的傳統文化為榮,更不能把西方文化作為唯一模仿的對象。
創新能力較弱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實。從基層一線來的專家烏恩發言指出,目前蒙古劇作品從題材到形式,創新乏力,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劇目絕大多數取材于歷史或民間傳說,關注和反映當代人民群眾鮮活生活的作品貧乏。
特色,決定少數民族戲劇的發展前途。如何突出特色,推陳出新?全國政協委員吳江在發言中表示,少數民族戲劇大多處在老少邊窮地區,他們的演出劇目應該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新編小戲、折子戲為主,不應提倡聲光電的大制作和不便深入基層的高成本制作劇目。“建議文化部成立少數民族戲劇指導委員會,協調藝術研究機構和相關省區文化單位,從歷史文化遺存中發掘、盤活文化藝術精華,制定少數民族戲劇有特色的發展戰略。”
戲劇傳承“出人”才能“出戲”
多年來,彩調劇《劉三姐》的演出不僅讓“劉三姐”的形象和歌聲成為廣西的文化象征,也搭建了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對接的橋梁。
“但是,第六代‘劉三姐’人才選拔卻極其困難。”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戲劇院院長龍倩卻道出了背后的心酸,由于給予青年演員的工資待遇低、少數民族戲劇演員人才引進政策缺失,盡管到各大中專院校撒網式宣傳已三年,仍無法招錄到一個形象、條件符合要求的新“劉三姐”,致使本應20歲的“劉三姐”形象仍由32歲的演員在演,演員更新換代停滯,劇目傳承工作嚴重滯后。
沒有人,何來戲?“缺人”,成為與會者普遍反映的問題。曾經借調到青海省黃南藏劇團飾演藏戲《意樂仙女》女主角的全國政協委員郭瓦·加毛吉對藏戲傳承乏人、缺乏保護的現狀深有體會。會上,她深情呼吁,國家對傳統藏戲劇目和藏戲老藝人盡快進行系統搶救,挖掘、收集和整理劇目,建立視頻數據庫。同時培養藏戲人才,建立藏戲學校或在民族地區藝術院校或藝術專業中開設藏戲專業,使這一古老民族劇種得以傳承。
少數民族戲劇的傳承發展繁榮離不開人才支撐,青年人才更是民族戲劇血脈延綿的未來和希望。全國政協委員侯露在調研中同樣發現,少數民族青年戲劇人才狀況不容樂觀。“主要原因在于培養少數民族青年戲劇人才的學校太缺乏了。”對此,她建議,結合當地職業學院的資源,開設專門的民族戲劇班,采取“小班教學”、“師傅帶徒弟”的方法,對有苗頭的青年戲劇人才進行重點培養。同時,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讓少數民族戲劇國營劇團有編制、有職稱、有保障、有資金,留得住青年戲劇人才。
全國政協委員聶震寧認為,國家可以建立少數民族藝術發展基金,對少數民族戲劇傳承和發展中的人才建設予以專項支持。“特別是對于單一劇種傳承人、專業研究人員(如侗戲、布依族儺戲、京族嘲劇、仫佬戲等)應當有特殊政策和措施。”
戲劇是“角”的藝術,全國政協委員袁慧琴建議要高度呵護民族劇種的領銜主角,及時地記錄、保存、整理、研究、宣傳民族劇種的代表藝術家及其藝術成就,加大推廣力度,扶持其在國內、國際的重要藝術平臺上,展示中國形象,張揚多元一統的中國民族文化。全國政協委員張建國也建議,要尊重藝術人才培養規律,探索傳承人傳習與學校培養相結合等行之有效的人才培養模式。
跟隨調研組來到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劇團時,全國政協委員楊承志一方面為劇團獲得多項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獎項感到欣慰,一方面又為劇團編制緊張、經費短缺等問題深感憂心。“劇團是傳承發展少數民族戲劇的核心載體。”楊承志建議,國家相關部門與地方政府聯手,采取“一族一團一策”的方式,對現有已列入國家非遺名錄十幾個民族劇種的重點劇團,依法落實政策,逐一制定務求實效的扶持措施,建立少數民族戲劇可持續傳承發展的常態機制。
進入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離不開中華文化的新輝煌。少數民族戲劇是中華戲曲藝術的一部分,更是中華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恰如涓涓細流匯成大海,少數民族戲劇這朵開放在雪域高原、草海邊寨、大漠戈壁的藝術之花,一定能夠在我國民族文化的百花園里如沐春風,光彩照人——這是與會者的共同期待。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