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服務香港的心永不改變
——訪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
專訪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適逢北京初秋最美的季節。那一天,暖暖的斜陽越過紫禁城的紅墻,又穿過酒店的窗欞,溫和地映照在房間里古香古色的屏風上,也映照著梁振英謙謙、儒雅的笑容。
幾十分鐘,侃侃而談,記者最深刻的印象是,對梁振英來說,無論是見證回歸路上的波折、政權移交儀式上的刻骨銘心,還是5年行政長官生涯的點點滴滴、新崗位上的新期待,愛國家、愛香港,這該是一個永恒的話題。“無論我在哪里,哪個崗位上,服務于國家,服務于香港的心從來不會改變。”
再談習近平主席視察香港重要講話
幾個月來,在香港社會,習近平主席視察香港的講話依然是關注的熱點。今年6月29日至7月1日,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慶典期間,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香港。在港短短49小時,習近平主席出席了20場活動,發表了系列重要講話。梁振英說,這些講話高屋建瓴,內容豐富,涉及到香港的方方面面。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7月1日,習近平主席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的講話,特別是其中關于香港與中央的關系的論述。習主席強調,要“始終準確把握‘一國’和‘兩制’的關系”,要“正確處理特別行政區和中央的關系”。梁振英說,習主席的這一番話,起到一錘定音的效果,社會各界對此極為關注,這也為新一屆特區政府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梁振英看來,習近平主席提到的“‘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功”是有歷史必然性的。“首先,‘一個國家,兩種制度’雖然史無前例,但這個安排是科學的、客觀的,符合香港和國家的實際情況。另外,‘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必然,是國家的發展。從1997年香港回歸之年來說,我們國家總體實力,要比1982年中英就香港問題展開談判和1990年基本法頒布的時候,都壯大了很多。國家的發展是香港社會發展和穩定的最重要的支撐。”早在1988年就是香港基本法咨詢委員會秘書長的梁振英,可謂是見證了基本法和“一國兩制”在香港逐漸落地生根、成功實踐的全過程,對于“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功實踐,他的體會格外深刻。
20年值得總結
時光如梭,轉眼香港回歸祖國20年了,20年往事歷歷,主權回歸的那一天,梁振英格外記憶猶新。“我當時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的副主任委員,也是臨時立法會成員。1997年6月30日整天,一直到7月1日凌晨,我工作任務都很多,一直在忙。現在互聯網上,還可以看到當年香港主權移交儀式的視頻,那時我就在臺上。每次回看這段視頻,我都很激動,仿佛回到現場、回到當天。”
梁振英坦言,那時候,心里想得很多。“比如,過渡期,不少香港居民心存顧慮離開香港,移民到國外。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1997年,很多人遷了回來!我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朋友!可見,大家對香港回歸后增強了信心。回歸前,也會有市民擔心,一個國家內,兩種幣值不同、發行制度不同的貨幣,是否能并存。但7月1日,早上起來去買早餐,還是在花港幣!說明我們‘一國兩制’的制度和理念,包括貨幣制度等,都成功了。”梁振英說,所有的經驗都值得總結,“把當年的歷程都總結起來,就能說明‘一國兩制’這一偉大共識在香港的成功落實。”
“國家所需,香港所長”
大約10年前,記者曾有幸聽到過梁振英的一次演講。開場白,他詼諧地笑問觀眾:“需要用普通話、廣東話、英文,還是用山東話?”再回憶這一段往事,梁振英笑著說,這也是香港的社會特征。“第一,香港是個多元的社會,這里有來自五湖四海、不同背景、不同文化包括不同飲食文化的中國人。第二,香港是一個高度國際化的社會,應該說香港是我們國家600多個城市里國際化程度最高、國際化歷史最長的一個,我們應該用好這個特點。”正因如此,在香港發展的諸多理念中,梁振英認為,“國家所需、香港所長”這八個字非常精辟。他特意強調,畫龍點睛的是最后一個字———“長”。
“香港很多長處,比如剛剛說到的高度國際化,就可以讓香港做祖國內地和世界的超級聯系人。如果把香港比作小池塘,國際化的優勢便給了其汪洋大海般的資源。香港有的,可以貢獻給國家,香港沒有的,我們可以到國外去找。過去,在資金方面,香港可以和國際接軌,這個功能比較明顯。近幾年,我們也在做新的嘗試,比如科技方面,也可以通過國際聯系,發揮香港所長,滿足國家所需。”梁振英舉例說,瑞典的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評審和頒授所在地),近來在香港成立了干細胞研究中心,這是卡羅琳醫學院200多年歷史里第一次離開本國。“為什么選擇香港?第一,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他們很想和中國合作;第二,香港的制度比內地城市更容易與國際接軌、銜接。所以,用好‘一國兩制’的雙重優勢,不僅可以在金融方面,也可以在科技上發揮作用。”
難忘執政香港那五年
卸任行政長官之后,梁振英坦言,工作節奏稍微放慢了一點,自己可以調配的時間多了:“當特首的時候,工作、生活各個方面節奏很快。香港是高度開放的社會,不管是政治、經濟,難免有突發的事情。那5年時間,我和同事需要隨時回應社會突發事情的訴求,節奏可想而知。現在速度會稍微減慢了一點。”令梁振英欣慰的是,在服務香港的過程中,更能感受到香港回歸祖國20年來,政治、經濟、民生等方面的發展。“香港現在的經濟組成,超過90%的GDP是服務業。隨著內地的發展和需要,這一占比還會不斷增加。香港的金融服務業本來已經是龍頭產業,過去5年,在GDP不斷增長的同時,金融服務業占GDP的比例從15%增長到18%。專業服務業每年的增長是8.4%。”隨著經濟發展,香港特區政府始終致力于改善民生。梁振英說,現在,基層市民的收入一直在提高。“過去幾年,占總人口30%的最低收入人群,每年的工資收入都有5%到6%的增長,增幅比占比70%的中高收入人群要高。凡此種種,應該說我們一直在堅持努力地工作著。”
但梁振英也坦言,香港發展過程中,難免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一個就是房屋問題。可開發土地不足是制約香港發展和民生改善的一個因素,我認為,這需要做大量的思想調整工作。眾所周知,香港是城市化密度很高的地方,但有40%的土地是郊野公園,這個比例是不是可以小一些,住的地方是不是可以大一些,這是社會上很關切的問題,也是一個兩難的選擇,下一步應該還會繼續探索。”
寄語未來祝福香港
今年3月全國兩會上,梁振英當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7月1日,正式卸任特區行政長官后,工作重心也逐漸發生轉移。但生于斯、長于斯,又曾經是這座城市的最高行政首長,一句“服務于香港的心永不改變”,表明梁振英對香港特殊的愛。對于新時期的工作方向,梁振英也有一些預期。“我希望未來能夠在更高層面上,在不干預特區政府工作的前提下,多花些精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建設等工作。”梁振英說,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建設上,香港有大批的非政府組織、民間團體,在請進來、走出去等方面都有優勢可用。“在‘一帶一路’的5個互聯互通中,就有民心相通,香港在這方面有很好的條件,我希望未來可以把精力放在這幾個方面。”結合執政香港的這5年,梁振英對香港的未來提出希望。“希望未來20年,香港能夠在經濟上發展更多的產業,例如創新、科技產業,可以更好配合國家的發展。”此外,他希望在過去幾年新開辟土地上陸續建成的房屋的基礎上,住房問題能夠得到緩解。更重要的是,他希望香港和祖國內地的關系會越來越密切。“回歸20年來,我們一直在做人心回歸工作,包括青少年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工作。未來,在心理上,香港和內地居民一定能走得更靠近一些;在地理上,明年年底之前,將有三條重要的大動脈會通車:一條是蓮塘-香園圍口岸開通,這也是香港到深圳的第7個陸路邊界口岸;第二個是港珠澳大橋通車,將把香港和珠江西岸的距離拉近;第三個就是廣深港高鐵通車。”梁振英頗為欣慰地說,“不用說5年、10年,到了2019年,香港居民到內地去、內地朋友到香港來,都會更加方便。”
最后,他寄語香港:“把握機遇,在加大自身發展的同時,加入整個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的大業當中去。”(李寅峰 徐金玉 劉圓圓 圖/宋寶剛)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香港 梁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