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苗侗之鄉用非遺守住鄉愁
繡娘們在刺繡中感受幸福與喜悅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溝壑縱橫,山巒延綿,重崖迭峰,境內居住著苗、侗、漢、布依、水、瑤、壯、土家等33個民族,可謂是多民族聚居地。11月28日,黔東南州第七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暨中國從江第十四屆原生態侗族大歌節在從江縣鑾里侗族風情園舉行,在有“天籟之音”美稱的侗族大歌的歌聲中,黔東南地區的非遺傳承和活化再一次走入人們視野。
侗族大歌的非遺活化
貴州省從江縣隸屬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試點縣、中國侗族大歌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香豬之鄉、中國優質椪柑之鄉、全國雙擁模范縣、貴州省長壽之鄉。當地有20多個少數民族,以苗族、侗族、壯族、瑤族、水族等為主,民族文化多元、多彩。
近年來,貴州省從江縣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通過啟動非物質文化元素產業化平臺建設,讓非物質文化在產業化過程中得到活態傳承。
侗族大歌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侗族地區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的民間合唱形式,有“天籟之音”的美稱。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從江縣便是侗族大歌的孕育與流傳之地,這里處處有歌,事事用歌。11月28日,貴州黔東南州第七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的開幕式上,近萬名侗族同胞齊唱一首長3分多鐘的侗族大歌引起轟動。這個節目的導演從江縣民族藝術團團長陸永華告訴記者,3分鐘的節目需要排練至少3天、數十場,既要糾正發音,又要將不同地域的語言統一,但毋庸置疑的是,侗族大歌十分震撼,無論是表演還是日常,都屬于民族的瑰寶。
同時,侗族大歌在保護傳承的基礎上得到了充分利用,侗族大歌成為了侗族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徑之一,高增鄉的小黃村、高增村、岜扒村、占里村,谷坪鄉的銀潭村,往洞鄉的增沖村等,無不借助侗族大歌成為旅游熱點村寨,旅游業直接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以小黃村為例,目前,村里有不同年齡段的民間歌隊50多支,隊員1000多人,分為姑娘隊、羅漢(男青年)隊、娃娃隊和老年隊。小黃村民在上海、長沙、貴陽、桂林、張家界、凱里等大中城市和著名旅游景點從事侗族大歌演唱表演的有540多人,每人月均收入3000元左右,全村僅靠此項今年創收約2000萬元,人均收入4260多元。
另外,從江加強傳承人的認定和管理,建立傳承人基地、傳習所,還通過一年一度的傳歌節以及侗族大歌進校園等措施,使其在鄉村旅游和文化輸出中與市場對接,實現侗族大歌的活態傳承。
民族繡娘傳承刺繡文化
唱著大歌繡著花似乎是苗侗人家及許多少數民族一直以來最質樸的生活狀態,但就是這樣的生活,傳承了除侗族大歌之外的另一民間文化瑰寶——刺繡。在黔東南州第七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期間,從江縣第二屆“云上繡娘·百強巧手”刺繡大賽,在從江縣岜沙旅游服務中心舉行。來自從江縣的19個鄉鎮民族各村寨的100名苗、侗、壯、瑤、水等少數民族繡娘能手齊聚一堂,飛針引線競技手藝,向人們展現從江少數民族針尖上、指尖上的文化風采和魅力。
苗族刺繡文化經過無數民間傳承者的辛勤培育,并口傳心授一代代傳承下來,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人倫禮俗、精神信仰的載體及力量,也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其中,水族馬尾繡在2006年入選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從江縣眾多刺繡方法如侗族平繡、苗侗族剪紙破線繡、鎖繡、侗族織錦(挑紗繡)中,高增放線繡極具代表性。高增放線繡是侗族地區僅存的一種古老刺繡方法,其刺繡針法類似于水族馬尾繡,但花紋圖案則比馬尾繡要精致細膩。制作前需要用構皮紙剪出圖案,并將圖案粘貼于作品上,然后用破開的自然線纏于棉線上,反復用手提接成緊致,在其圍繞剪紙圖案的邊緣上勾出圖形,然后將紙圖撕掉。圖形勾出后用兩根繡花針,一根用于絞線打籽,另一根做固定,在圖案內繡上一顆顆“句號”一樣的花紋。這種繡法又與苗族打籽繡相似,但針法不同。高增放線繡雖沒其他繡法棱角分明、清晰,卻更顯精美、華麗,它猶如繪畫一樣,具有與眾不同的抽象美。
從江縣斗里鎮馬安村是遠近聞名的苗族刺繡村,當地繡娘們在傳承傳統苗族刺繡工藝的基礎上,融入創新元素,將傳統苗繡與現代元素巧妙結合,讓苗族刺繡融入創造性和流行性,受到消費者青睞。
近年來,當地通過“合作社+農戶”的方式,積極引導和鼓勵婦女從事民族手工刺繡,以指尖創增收、用巧手促脫貧,引進電腦設計開發和機械加工工藝,使手工刺繡業從零散的小作坊生產逐步走上組織化規模化的軌道,已經初步形成了“開發設計、生產加工、市場交易”的完整產業鏈。(唐弋)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侗族 大歌 刺繡 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