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佚名古書畫或將成為2018年藝市“黑馬”
隨著2018新年的開啟,藝術品市場也將開啟新的征程。雖然距離一年一度的春季大拍還有一段時間,不過在此期間舉行的一些中小型拍賣活動也著實精彩紛呈,其中傳遞出的一些訊息,值得持續關注和探討。
如近期中國嘉德舉行的新年首拍——“嘉德四季第50期·迎春拍賣會”上,共推出6個專場近3500件拍品,總成交達到8548萬元。其中,中國古代書畫部分推出的兩個專場推出800余件拍品,現場買家有備而來,競拍積極,總成交額達到2625萬元,其中“中國古代書畫(一)”專場成交率高達88%。值得一提的是,在該專場成交前十的作品,佚名佳構竟然占據前八席位。且這幾幅作品的成交價格相較于最低估價,均呈現5倍到近100倍的增長。如估價12—22萬元的佚名《官威圖卷》,最終拍得94.3萬元;估價1.2—2.2萬元的佚名《雪景寒林》,以70.15萬元成交;而超估價最大的當屬佚名《水閣銷夏圖》,這幅作品的估價僅為6000—12000元,而最終成交價高達59.8萬元。古代書畫“佚名”作品的市場熱度可見一斑。
古代書畫“佚名”作品價值究竟如何判斷?這就不得不從其成因說起。有專家指出:古代書畫在千年歷史演變中,有的名作遭受首尾分離,甚至有好事者為圖利,人為割裂、挪移作品中的名款,張冠李戴,給后人留下斷代、定名及真贗鑒定難題。隨著時代發展,認識的提高,人們對一些原有名款、流傳有序的古代書畫名作,重新進行鑒定。在此過程中,發現有些名作的定名也許在古代就存有誤區,需后人加以新的鑒別。如在2014年浙江省博物館舉辦的“守望千年:唐宋元書畫珍品特展”上亮相的《九歌圖》,原來一直以為是李公麟作品,經過后人的反復研究、考證,發現其實并不是,按現代書畫鑒定的標準,在缺乏足夠證據的情況下,遂將其改為佚名之作。
“佚名”古書畫的市場熱度,顯示出一定的“黑馬”成色,對于古代書畫市場整體門類的提升,無疑傳遞了一個積極信號。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方面反映出市場買家對古代書畫市場領域的關注度正在提升,另一方面體現出市場買家對于古書畫的研究變得更加專業。也有市場人士指出,“佚名”古書畫因為其身份的不確定性,其價格一般很難實現較大突破,不過也正因這種不確定性,導致這些作品身價存在很大的變數。如果能夠經得起歷史的考證,甚至有機會驗明“正身”,或許就能夠變“鳳凰”,實現價值飛升。(王國良)
編輯:楊嵐
關鍵詞:書畫 佚名 佚名古書畫 2018年藝市“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