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首顆電磁監測衛星成功發射 目前不能預測地震
我國首顆電磁監測衛星“張衡一號”成功發射
主要用于收集地震后數據,目前不能預測地震;將為建立地震電磁監測衛星系統作技術準備
新京報訊 (記者倪偉 李玉坤)昨日15時51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發射升空。“張衡一號”主要用于監測地震發生時的電磁現象,它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擁有在軌運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場探測衛星的國家之一。
收集地震電磁信息為研究提供支撐
“張衡一號”重約730千克,設計壽命5年,將運行在高度500公里左右的太陽同步軌道上。衛星裝載高精度磁強計、感應式磁力儀、電場探測儀、等離子體分析儀、朗繆爾探針、GNSS掩星接收機、三頻信標機和高能粒子探測器8類儀器,可在低地球軌道對空間電磁場、電離層等離子體、高能粒子進行監測。
記者從國家國防科工局獲悉,未來5年,“張衡一號”將收集全球7級以上、中國6級以上地震產生的電磁信息,進而為地震機理研究提供重要數據支撐。衛星研制者強調,“張衡一號”并不能預測地震,其用途是在地震發生之后收集數據,而非在地震之前實行預測。
電磁監測衛星02星計劃2020年發射
“張衡一號”衛星工程首席科學家、副總師、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總工申旭輝介紹,地震發生時,地球內部電磁信息會出現異常,傳播到太空中會造成電離層擾動。對這些數據的收集,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地震機理。
“張衡一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抓總研制。記者從五院了解到,后續電磁監測衛星02星正在論證,計劃2020年發射。五院還將與中國地震局共同規劃后續衛星,最終建立地震電磁監測衛星系統。
- 解讀
“張衡一號”升空距地震預報有多遠?
作為我國地球物理場探測衛星計劃的首發星,“張衡一號”是如何監測地震的?它將為地震預報做出怎樣的貢獻?
為建地震電磁監測衛星系統作準備
通過電磁監測發現地殼異動,從而預判地震,在學界一直被認為是很有希望的嘗試。原因在于,一旦發生強震,地球內部的電磁信息就會出現異常。
“張衡一號”工程首席科學家申旭輝告訴記者,地震時發出的信號包括高頻和低頻兩種,高頻信號傳到地表就消失了。傳統電波科學和地震學理論認為,低頻信號可以傳到地表,但是到不了衛星的高度,就會被大氣層吸收。
“但我們發現,低頻電磁波的某些頻段完全可以傳遞到電離層,影響電離層的運動,并被衛星觀測到?!鄙晷褫x介紹,“張衡一號”2006年啟動關鍵技術預研后,通過電磁波傳播的解析解、數值解和實際觀測數據檢驗,證明地面和地下輻射源激發的低頻電磁波能夠發送到衛星高度。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張衡一號”將成為一個試驗平臺,重點監測全球空間電磁場、電磁波、電離層等離子、高能粒子沉降等物理量。這些數據有助于探索地震前兆信息和空間環境監測預報,為未來建立地震電磁監測衛星業務化系統作技術準備。
處于獲取地震預報的數據階段
地震預測是世界性的難題。大約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全球才開始地震研究,至今取得了一定進展。而由于地震的極大復雜性,“地震預報太難,靠一顆星、兩顆星不可能解決問題?!鄙晷褫x坦言。
但能做的工作仍有很多。申旭輝介紹,實現地震預報有三個基本條件:大量的數據,高性能的數據處理技術,科學的地震模型。目前,“張衡一號”還處于獲取數據的階段。
“但是我們探索地震預報機理的腳步不會停止。”國防科工局系統司副司長趙堅表示,“張衡一號”將為建立地震監測體系進行前期技術儲備。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首顆電磁監測衛星 成功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