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洋垃圾阻擊戰:存大大小小中介 許可證被多次倒賣
直擊“洋垃圾”阻擊戰
日前,在上海市嘉定工業區的一個偏僻區域,上海恒佑塑膠制品公司的廠房冷冷清清。一樓倉庫空無一物,門都已經沒有必要鎖上,只是虛掩著。二樓車間里,大多數機器都蒙上了一層灰塵,只見幾個工人從事著簡單的塑料制品加工、裁剪和包裝。
這家公司是一家持有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的正規企業,可以合法進口并加工固體廢物。見記者對廠房里的冷清詫異,恒佑公司負責人金某某說,“制成品價格越來越低,利潤越來越薄,有時候甚至到了開工越多,生產越多,虧損越多的地步。”
近年來,有環保資質的正規持證企業由于設備環保要求高、工人勞動保護成本上升、行業競爭激烈等因素,生意并不好做。“作為正規企業,公司每年都有進口固體廢物的額度,如果當年不能完成規定的進口額度,第二年的額度就會相應下調。”金某某說,為了保留進口額度,以保留“東山再起”的實力,他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進口固體廢物的“中介”許某某,允許許某某借用恒佑公司的許可證進口固體廢物。
“本意只是希望能幫忙消化固廢進口額度,沒想到會搭上了走私。”金某某直言悔之莫及。因為借證涉嫌走私一事,金某某已打算關閉公司。
而這張由環保持證企業“出借”的許可證,則在我們眼前揭開了“洋垃圾”走私鏈條的灰暗一角。
“專業”的“搭橋人”
金某某口中的“中介”許某某,如今在看守所。2017年年底,海關“藍天”行動打擊固體廢物走私專項行動集中收網階段,許某某在上海虹橋駛往浙江蒼南的動車上被上海海關緝私警察扣留,他的同伙葉某某、繆某某也在這輪收網行動中先后到案。在這起通過倒賣許可證方式走私進口廢棉案中,上海海關緝私警察依法查扣廢棉1.1萬噸,抓獲犯罪嫌疑人16人。
上海海關緝私警察在前期排摸中發現,固體廢物加工行業有些人干著倒證賣證的“服務”,居間聯絡正規持證企業與無環保資質的加工企業。
許某某就是這樣一個“搭橋人”。通過層層關系,許某某拿到了包括上海恒佑在內的數家正規企業的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同時也“牽手”了能把“貨”賣出去的下一級“中介”葉某某、繆某某。為了保證自己經手的“貨物”品質,葉、繆多次赴印尼、柬埔寨和孟加拉等國實地查看貨源。隨著海關對“洋垃圾”走私的打擊升級,“專業”的許某某在物流環節也做了“優化”,比如由之前上海口岸進口后直接發往實際加工地,改為從上海口岸進口后,先運到上海正規持證企業的倉庫,再分批運輸到實際加工地。
這個“洋垃圾”走私鏈條上存在著從許某某到葉某某、繆某某等多個非法中介,固廢進口許可證經多次轉手,加上物流運輸的隱蔽性,使海關緝私警察在認定固體廢物走私獲利環節、追蹤涉案固體廢物最終去向等取證難上加難。
“缺料”的無環保資質企業
上海海關緝私警察對許某某假借恒佑公司許可證走私進口的廢棉進行了跟蹤,最終一路追查到浙江蒼南的兄達紡織和晨光紡織兩家加工企業。位于浙江和福建兩省交界的溫州蒼南,聚集了相對集中的廢棉交易及加工產業。
海關緝私警察來到兄達紡織公司的時候,工人們正在車間開足馬力趕工,與上海恒佑公司的冷清形成了強烈反差。兄達公司負責人介紹,他們的原料是紡織類邊角料,也就是俗稱的廢棉,是從當地交易市場采購來的,制成品為醫用棉制品。負責人稱,目前困擾公司發展的最大瓶頸就是原料緊缺。然而在接受海關緝私警察調查時,公司卻無法出具加工固廢的環保資質證明。這意味著,這個紅紅火火經營著固廢加工的兄達紡織公司是一家無環保資質的企業。
海關緝私警察跟著給兄達公司送料的貨車,在一處不起眼的居民區里發現了兄達公司的一個加工點:狹小昏暗的簡易棚里,雜亂堆放著廢舊衣物和紡織下腳料,現場棉絮飛揚、機器轟鳴,工人只佩戴口罩,往破舊簡陋的設備里不斷填塞原料,刺鼻的酸臭腐敗味一直彌漫到周圍居民區。這個加工點的主要任務是把邊角料分解成棉絮再織成棉紗,制成的棉紗運至兄達公司后,再進行下一道加工,最終成品就是醫用棉制品之類的再生類紡織品。
斬斷“洋垃圾”走私鏈
有環保資質的正規持證企業開工不足、機器蒙灰;無環保資質的工廠,在臟亂差的環境中開足馬力,還發愁原料不足。上海海關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憑許可證限制進口的廢塑料、廢棉具有一定再利用價值,但必須由有環保資質的正規持證企業按照環保要求生產加工。限制類的固廢一旦轉手賣給無環保資質企業,在加工利用過程中缺乏必要的污防設施,既會威脅工人健康,也會對當地環境造成污染。
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2017年全國海關啟動“藍天”行動,嚴打固體廢物走私。記者從上海海關獲悉,2017年以來,上海海關全力阻擊各類“洋垃圾”,在國門一線力斬污染之痛,全年刑事立案12起,查證涉案廢塑料、廢礦渣、廢棉等固體廢物共計1.39萬噸。
“洋垃圾”走私主要分兩類:一類是走私進口國家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這類廢物本身就不符合國家環保標準,會對生態安全和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另一類是違反國家規定,將限制進口的廢塑料、廢棉等違法轉賣給無環保資質的企業。上海海關查獲的固體廢物走私案以倒賣許可證走私進口限制類貨物案件為主。“這類案件環節多、關系網復雜,因此線索發現難、調查取證也難。”偵辦該案的上海海關緝私警察陳培勇說。
由于存在大大小小的“洋垃圾”中介,許可證被多次轉手倒賣。假借正規企業的許可證進口固廢,從海關通關環節體現出來的相關企業都是有資質的公司,僅憑通關數據難以發現走私事實,而從物流車隊、運輸路徑、進口品種及數量等各個環節入手海量排摸就可發現蛛絲馬跡。“許某某走私進口廢棉這個案子點多線長,又是跨省區,我們通過資金流、貨物流以及人員關系幾個方面固定證據,方才斬斷‘洋垃圾’走私鏈。”陳培勇說,“打擊‘洋垃圾’走私是海關緝私警察的職責,更體現了海關維護人民身體健康和生態環境安全的決心和信心。”
(本報記者 顏維琦 曹繼軍)
編輯:曾珂
關鍵詞:洋垃圾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