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令人嘆息的"暖新聞"
日前一大門戶網(wǎng)站,在首頁赫然發(fā)表一則“暖新聞”——因為時下“暖新聞”的金貴與稀缺,所以照例引起不少人的關(guān)注。
啥樣的“暖新聞”呢?一瞧標(biāo)題就會一目了然——《老人買菜收百元假鈔 路人用真鈔換走》,說的是湖南湘潭板塘市場,一名賣菜老人不但收到一張百元假鈔,還倒賠了幾十元的找零,這就是賣菜一個早上的辛苦本錢?。∮谑且晃魂愊壬?,便拿出一張百元真鈔換走了老人的假鈔。陳先生將此事發(fā)朋友圈后,不斷有好友表示愿幫老人換假鈔,紛紛表示這些錢“算我的”。結(jié)果當(dāng)然更溫暖,老人感激不盡,還送給陳先生一面錦旗,上書“雪中送炭”呢!
這是一條“暖新聞”嗎?怎么讀來像是要抽一口冷氣呢?這是“和諧”的贊歌,還是我們的一點無奈?好心人固然不錯,但對我們的社會卻多少是一種無奈——難道市場上假鈔的橫行,已經(jīng)“無奈”到只好靠“好心人”用真鈔去換走?這個“換不勝換”,其實對于打擊犯罪一點作用也沒有,反而只能讓制假用假者在那里竊笑數(shù)錢呢!我們的媒體,傳播甚至弘揚這種“以真換假”的好心,我看就有一點令人嘆息了。
其實不久之前,還有一條令人嘆息的“暖新聞”——新聞史學(xué)的泰斗方漢奇教授欲捐百萬助力研究,他去銀行匯款時,“銀行如臨大敵,陪去的師妹被當(dāng)成騙老人錢的騙子審問,就差報警了”。銀行有至少三名工作人員同時向方教授了解匯款情況,“一聽是學(xué)生和基金會的人更緊張了,直接喝退師妹和基金會老師:你倆后退,我們單獨跟老爺子說話!老先生,您有孩子嗎?他們都知道嗎?方先生說:有個兒子在美國,還有個女兒在英國……完了!更像上當(dāng)受騙了!”……
這條新聞見諸于報紙時,做了一個大標(biāo)題,叫做《溫暖的誤會》,無疑也是一條“暖新聞”。但是這個誤會,真的很“溫暖”嗎?銀行對于詐騙的防范,當(dāng)然盡心盡責(zé),但電信詐騙金融詐騙投資詐騙等等的甚囂塵上,已經(jīng)使銀行“如臨大敵”,連一個方老泰斗都被懷疑和盤查,這背后的社會問題,究竟是“溫暖”呢還是一種悲哀?我們的編者在做出“溫暖”的大標(biāo)題時,心中有沒有一絲涼意?
現(xiàn)在“暖新聞”確實稀缺,固然有某些媒體熱衷于“負(fù)面”的原因,或連篇累牘,或夸大渲染,甚至還有杜撰編造的“客里空”,這里既有吸引眼球,追求轟動的不良新聞觀使然,也不排除少數(shù)人“不可一日不拱卒”的居心叵測。但平心而論,我們本來就不夠的暖新聞、正面報道,有些卻還存在著思維方式的差誤,比如把我們的悲哀當(dāng)成贊歌來頌揚,比如將復(fù)雜尖銳的社會問題交給所謂“心靈雞湯”來化解,就可能使某些暖新聞有悖常理、違乎常情,反而造成讀者網(wǎng)友的嘆息甚至反感。
數(shù)年前雅安地震時,長春有一位“賣粥奶奶”,曾令多少人垂淚。一位84歲的孤老,天天賣粥為生。地震了,老人將賣粥攢下的200元無私地捐了出來,于是報紙你載我轉(zhuǎn),熒屏爭相競播,我們聞此善舉,眼淚都要掉下來了。但是落淚之余,也不妨想一想,一個84歲的孤寡老人,仍然一年四季在街頭露天寒風(fēng)里烈日下一勺一勺地賣粥,那么多少年來,奶奶天天站在街頭的樣子,我們?yōu)橹畡尤葸^沒有呢?
所以,對于這樣的“暖新聞”,我們與其感動,不如反思一下呢!
編輯:李敏杰
關(guān)鍵詞:新聞 嘆息 暖新聞 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