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去年二孩出生占比超50% 多養一個不只是多雙筷子

2018年02月11日 15:28 | 來源:工人日報
分享到: 

“春節回老家,最怕被親朋好友問,你什么時候生二孩啊?”老家在山東,如今在北京工作的高佳潔春節最擔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公公婆婆家那邊,許多人都生了二孩,他們一直有意催我再要一個。”

資料圖:山西太原火車站,一對夫妻領著他們的兩個孩子匆忙趕車。中新社記者 韋亮 攝

資料圖:山西太原火車站,一對夫妻領著他們的兩個孩子匆忙趕車。中新社記者 韋亮 攝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我國二孩數量上升至883萬人,較2016年增加160萬人,二孩占新生人口數量的51.2%,較2016年增加11個百分點,這也是我國實施“全面二孩”政策以來,首次出現二孩出生數占比超過50%。

二孩剛至,育齡女性人口已減少

即便二孩出生占比增長,但另一組數據卻并不讓人樂觀。2017年的全國出生人口依然較2016年下降了63萬人。為什么二孩出生比例上升了,出生人口卻下降了呢?

“我是1994年上的小學,記得當時劃片入學,一個班40人招了4個班,等我們小學畢業時,同樣的片區,只招了3個班,每班不到30人。”在北京出生長大的,如今30歲的孫璐發現,自己似乎什么時候都趕上了“人最多的時候”,“包括上學、高考和生孩子。”她高考那年,全北京市的考生為12.6萬人,為歷年最高,而她上初一時,新的小學一年級小豆包,到高考時只有7.3萬人參加考試。

這樣的現象不只北京一地存在。30年前的人口變化,影響著如今的出生人數。我國出生人口的頂峰值是1987年,當年出生人口為2508萬,之后開始逐年下降。這就意味著,生育年齡在20~29歲的女性數量,如今正在逐年減少。與2016年相比,去年我國20~29歲育齡女性數量減少近600萬人。1987年人口頂峰時出生的女性,到2017年時已經30歲了。

不過,即便育齡女性數量在減少,“全面二孩”政策還是對人口數量提升貢獻不小。2017年全國出生人口仍然遠高于之前數年的平均水平,比2015年多了68萬人。2016年和2017年出生人口都超過了1700萬大關,而分別為1786萬和1723萬,而更早一次達到1700萬大關,還是2000年的時候。

但是,育齡女性數量下降,并非出生人口下降的唯一原因。因為從人口出生率角度來說,2017年出生率為12.43‰,盡管為近十年來第二高,但較2016年的12.95‰仍有所下降,育齡女性生育二孩意愿依然有待提升。

多生一個,不只是因為孤單

“與其說多生一個孩子,是不讓孩子孤單,不如說是不讓自己晚年孤單。”今年,剛剛生了二孩的劉洋告訴記者,自己之所以打算要二孩,是始于前年家族的一次葬禮。“老人去世時,子女在一起處理,而我突然意識到,我作為獨生子女,以后要獨自處理這樣的事情。如果我只要了一個孩子,他所承擔的壓力更大。更為關鍵的是,如果這一個孩子出了意外,我又沒有兄弟姐妹,沒有任何人有義務來贍養我,我百年之后也沒有法定繼承人,這與我父母那輩人尚有兄弟姐妹和侄子侄女不一樣。”

從獨生子女第一代到獨生子女第二代,家庭呈現“421”結構——四個老人、兩個中年人加一個孩子,如果沒有第二個孩子,不斷縮小的家庭規模,也讓家族繼承更加脆弱。“要第二個孩子,其實也是為了讓大寶知道,不是什么東西都是他生來就有,心安理得,不能坐享其成,兩個家庭的財產都肯定歸他。”有要二孩的育齡女性如是說。

越來越多的育齡獨生子女,已經意識到二孩對于家庭的意義。但是,能不能懷上二孩,卻成了許多人頭疼的問題。“現在找工作都要研究生,就算高考和考研都沒復讀,最快畢業也將近25歲了。然后工作穩定下來,不斷相親,確定男朋友,裝修辦喜酒領結婚證,一番折騰下來也要二十八九歲,要孩子就得30歲了。”從海外讀碩回來的周女士坦言,“要第一胎時醫生說你已經算大齡了,要第二胎就更不敢想象了。”

女性最佳生育年齡在23~30歲之間,生育二孩亦然,但社會整體教育時間變長,使得平均生育年齡不斷增大。有婦產科醫生表示,女性剖宮產后再次妊娠最好是在手術后兩年,這也使得不少女性懷二孩時年齡較大,并不容易,工作壓力也影響著女性生育能力。

另外,男性生育能力也影響著二孩數量。浙江省人類精子庫的數據顯示,近年到精子庫捐精的男性,精液質量連年下降,每毫升精液里的平均精子數由2005年的1.3億左右,下降到2015年的0.67億。另一個體現精子活力的指標,會向前運動可能與卵子結合的精子所占百分比,由2005年的56.5%下降到2015年的51.6%。在現代社會中,電磁輻射、食品中的雌激素和塑化劑、抽煙酗酒、長期穿緊身褲和泡溫泉,都影響著男性生育能力和精子質量。

應對“四老二小”將是很大的難題

生了二孩以后,劉洋發現自己再找工作并不容易。“每次人家看我簡歷,休過兩次產假,都會問,你有兩個孩子,還有精力上班么,誰來接送孩子?”但是,如果不找工作,僅靠丈夫一個人的工資,又無法填補一家四口日常生活所需。“越往后花錢越多,比如,如果兩個孩子以后都想出國呢,總不能送一個另一個不管吧。”

“兩個孩子同時上幼兒園,學費每月就要1萬元,還不算課后輔導班,平時的吃飯、玩具、衣服。”如今已經是兩個女兒父親的黃先生說,“最關鍵的還不是錢,而是精力和社會資源,多一個孩子不是多一雙筷子那么簡單。能否有足夠的精力照顧好兩個有年齡差的孩子,能否有足夠的社會資源,公平分給她們倆,讓她們日后都能得到很好的發展?或者說,我把能給她們的一份資源分成兩半給孩子,她們日后能否競爭得過獨生子女?”

更令黃先生憂心的是,等到兩個孩子十幾歲的時候,自己的父母也在七八十歲左右。到時候,自己如何應對“四老二小”將是很大的難題。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老年撫養比為15%,少兒撫養比為22.9%,均為2010年之后的最高值,并且,這兩個比例還在逐年上升。在一些大城市,老年和少兒撫養比更高,上海社科院的數據顯示,該市2020年常住人口總撫養負擔將超過50%,人口紅利隨之消失。重現人口紅利的一個方式就是鼓勵二孩,但這又意味著,一代育齡年輕人將背負上較大的撫養壓力,形成矛盾。

這樣的撫養壓力,不僅是養育成本所帶來的,也有置業成本。“和樓下房地產中介聊天之后,婆婆終于放棄了勸我生二胎的打算。”孫璐說,“婆婆說,要兩個娃,得多準備兩套房子日后供他們結婚,這得多少錢啊?”記者 趙昂

編輯:趙彥

關鍵詞:二孩 四老二小 撫養壓力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