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加快建立鄉村振興多元投入格局
——財政部副部長胡靜林詳解2018年財政支農新看點
新華社北京2月11日電題:加快建立鄉村振興多元投入格局——財政部副部長胡靜林詳解2018年財政支農新看點
新華社記者胡璐、韓潔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解決錢從哪里來的問題。
日前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
作為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國家“錢袋子”將如何助力鄉村振興?財政部副部長胡靜林11日就此接受了新華社記者采訪。
公共財政更大力度投向“三農”
問: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公共財政將如何加大向“三農”傾斜力度?
答:黨的十九大做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部署。在此背景下,財政必須勇于承擔從資金上保障鄉村振興戰略順利實施的歷史重任。
首先是確保財政投入持續增長。2013年至2017年,僅農林水支出科目,全國一般公共預算累計安排就超過8萬億元。下一步財政部將健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財政投入保障制度,讓公共財政更大力度向“三農”傾斜,確保財政投入與鄉村振興目標任務相適應。
2018年,在財政收支矛盾仍然較為突出的情況下,各級財政將進一步加大對農業農村的支持力度,促進農業生產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教育、文化、脫貧攻堅、社會保障等民生事業發展。其中,年初全國一般公共預算安排的農林水支出將繼續保持增長。
其次,積極拓寬資金籌集渠道,爭取將更多的真金白銀投到鄉村振興上。比如,為解決土地增值收益長期“取之于農、用之于城”的問題,破解“農村的地自己用不上、用不好”的困局,財政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建立行之有效的資金管理方式,將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新增耕地指標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收益,通過支出預算全部用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支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財政部將積極推進行業內資金整合與行業間資金統籌相互銜接配合,探索建立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實現中央宏觀指導與地方自主統籌的有機平衡,并切實優化財政支農資金供給結構,提升國家支農資金供給效率。
財政支農投向更精準
問:與往年相比。今年財政支農的投向有何新動向?
答:今年財政支農的投向將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更加精準投入。
具體包括: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支持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完善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財政支農政策體系,支持推進鄉村綠色發展;大幅度增加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規模,全面實施扶貧資金績效管理;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如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和美麗鄉村建設,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引導更多金融和社會資本支持鄉村振興
問:如何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答:近年來,財政部在持續加大支農投入力度的同時,注重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積極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向農業農村。
比如,為逐步解決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中的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問題,2016年財政部會同相關部門組建了國家農業信貸擔保聯盟有限責任公司,并積極推動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設向下延伸。目前33家省級(含計劃單列市)農業信貸擔保公司已基本完成組建工作,以辦事處、分公司等多種形式設立市縣分支機構189個,一個多層次、廣覆蓋的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已初步形成。
下一步,財政部將進一步創新財政支農資金投入機制和使用方式,發揮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作用,大力支持普惠金融發展,加快設立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完善一事一議、以獎代補、貸款貼息、基金引導等有效機制,因地制宜推廣PPP、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推動建立財政、銀行、保險、擔保“四位一體”的多元化立體型支農政策體系,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更多投向農業農村,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加可持續的資金來源。
把財政支農資金用在刀刃上
問:如何花好財政資金,既在投入上支持鄉村振興發展,又要防范可能因此出現的風險?
答:堅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方面要加大資金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管好用好每一分錢,將來之不易的財政支農資金用在鄉村振興最急需、最迫切、最關鍵的領域和環節上。為此,財政部將切實加強財政支農資金管理。
主要措施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逐步建立健全全面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支農資金預算制度,健全以評價結果為導向的支農資金分配制度,推動全面實施財政支農資金績效管理。
二是聚焦重點資金、重點項目、重點區域,進一步加強支農資金使用監管,建立健全常態化監管機制,充分借助財政部駐各地專員辦、審計等力量開展監督檢查,嚴厲查處違法違規違紀問題,完善責任追究機制。
三是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財政部將高度警惕融資風險,加強風險排查和管控,避免出現借鄉村振興的名義違法違規變相舉債。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財政部副部長胡靜林 財政支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