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優化環境 加快構建綠色技術創新體系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綠色技術創新,綠色技術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快速增長。但也要看到,制約綠色技術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隨之凸顯。比如,專利保障機制尚不完善、創新管理部門和政策的協同機制尚未形成、綠色技術的公共投入規模相對有限、政府綠色采購制度體系還不健全、市場化激勵手段不足、綠色技術創新推廣動力缺乏等。解決這些問題,需朝著改革發力,創新體制機制,更好構建、完善我國綠色技術創新體系。
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包含創新主體、創新環境、創新資源、創新基礎設施等要素,是一個自上而下、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層次體系。在這一體系中,政府通過體制機制建設為綠色技術創新提供環境;創新主體通力合作,充分激發創新活力與潛力;中介服務機構、創新園區、綠色技術研發中心等平臺集聚創新資源,以互聯網為核心的新一代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將加速全球創新資源的交流與共享;綠色技術產品市場隨著綠色消費觀念深入人心而愈發活躍、走向成熟……多方面共同推動綠色技術創新不斷發展,最終形成一個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良性循環的體系。
運行良好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應以服務創新主體為核心,強化各層面、各領域統籌協調,向創新資源、創新環境和創新基礎設施等方面發力,系統構建起完善的政策支撐體系,推動綠色技術創新蓬勃發展。
高效集聚創新資源
應進一步加強創新資本、市場、人才等要素支持,培育壯大綠色技術創新主體。
一方面,要創新財稅支持方式,探索建立政府公共引導基金,健全多層次財政補貼體系;提高稅收綠色化程度,征收環境資源稅和環境補償稅,推動企業積極研發綠色技術;完善綠色技術資本市場和融資機制,完善綠色信貸政策,鼓勵開展碳金融產品創新。另一方面,應加強頂層設計,繼續開展節能量交易、碳排放權交易、可再生能源交易等多樣化試點。
同時,重視綠色技術高端人才的培養和引進,進一步完善人才激勵政策,建立健全海外高端人才引進優惠政策、激勵機制和評價體系,完善人才、智力、項目相結合的柔性引進機制。
夯實創新基礎設施
應著力建立健全綠色技術保障和服務配套體系,激發綠色技術創新活動。一是加快構建綠色技術信息服務平臺,搭建綠色技術信息智能共享云平臺;二是暢通綠色技術創新申報和使用渠道,完善現有綠色專利快速審查制度,組建專門綠色技術專利審查機構;三是創新綠色技術專利許可制度,定期向公共領域開放一定數量的綠色技術專利,給予相關企業合理財政資助和獎勵,提高綠色技術市場化程度;四是構建與國際接軌的綠色技術標準體系,加快制定涉及我國安全、衛生、健康、環保等方面的綠色技術強制性標準,鼓勵國內企業、科研機構積極參與國際綠色技術標準制定,支持企業、機構或個人在重要國際組織中的發展;五是積極推進綠色技術貿易全球化發展,爭取綠色技術貿易主動權,圍繞“一帶一路”建設推進國際合作,促進綠色技術在一些重大基礎設施中的應用。
同時,還要健全中央與地方之間、部門之間、區域之間、行業之間綠色技術創新統籌協調機制,以“國家科技體制改革和創新體系建設領導小組”為統領,進一步加強對綠色技術創新的決策統籌。各地亦應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建設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強化綠色技術創新協同合作,嚴格落實綠色政績考核。
不斷優化創新環境
要強化綠色技術創新法律保障,不斷引導和規范綠色技術的市場化應用。
應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規及相應的標準體系,為企業開展綠色技術創新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盡快修訂《政府采購法》中關于綠色采購的內容,明確界定專門機構及其責任,設置綠色產品標準和綠色采購清單,逐步擴大綠色采購范圍,建立科學的公共綠色采購評價體系;逐步建立多元化綠色技術市場體系,組織和引導大型商業流通企業參與綠色技術產品市場建設,實行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理順長期扭曲的價格體系,充分發揮市場作用。
與此同時,還要營造有益的社會輿論環境,讓企業深刻了解綠色技術創新產生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引導和激勵企業推動綠色技術創新,增強企業綠色技術創新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大力倡導綠色消費,強化全社會綠色發展、創新發展意識,牢固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為綠色技術創新營造正向激勵環境,打造反向約束的硬標準。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系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唐宇文)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綠色 技術創新 創新 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