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山西扎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8年02月24日 09:55 | 來源:山西日報
分享到: 

立春過后,河東大地田野蔥綠,麥地里農民的身影多了起來。2月10日,夏縣胡張鄉沙流村村民閻海魚正在地里忙活著,他地里種的是優質“專用”小麥,絲毫不敢馬虎。這是家里增收的保障。

90fba60187191a6e81512f

新華社圖

優質“專用”小麥產業發展行動是運城市堅持市場導向,根據比較優勢原則,重點發展優質強筋、中強筋和中筋小麥的行動,通過專種、專收、專儲、專用和經營規模化、產銷加一體化的產業格局,來提高小麥生產的質量和效益。

這也是我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縮影。

政策引導確保糧經飼布局“調得好”

近年來,我省農業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方向,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一邊穩定發展糧食生產,一邊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按照穩糧、優經、擴飼的總要求,積極主動推進農作物種植結構調整,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引導農戶在非優勢區域調減普通玉米種植面積,適當發展雜糧、馬鈴薯、中藥材、青貯玉米等其他高效益農作物,糧食作物面積整體呈現減中調優態勢,切實提高了農業綜合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2017年,我省將特色農業增效工程列入全省轉型綜改“六大工程”之一,出臺了《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實施方案》,制定了全省種植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和實施方案,并將“調減籽粒玉米”列入各市目標責任考核體系。

中央財政和省財政安排農業生產發展專項資金10億多元,用于發展優勢主導產業、支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支持綠色高產高效技術推廣服務、糧改飼等。各地也加大投入力度,澤州縣從2017年起連續3年每年設立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扶持資金3000萬元,促進“一鄉一特、一村一品”發展。

省農業廳著力推進雜糧、鮮干果、蔬菜、中藥材、飼草作物“五大替代玉米行動”,在調減籽粒玉米187萬畝的情況下,2017年全省糧食總產達129.99億公斤,為歷史第四高產年份,糧經飼比例由2016年的85.3:13.1:1.6調整為2017年的82.9:14.4:2.7,功能農產品種植面積達到720萬畝。在雁門關地區,糧改飼試點縣由10個擴大到22個,一批糧農成功轉型草農牧農,糧改飼和草牧業在增加農民收入中的作用逐步凸顯,農民人均牧業純收入達到1600元。在呂梁、陽泉、長治等“兩山”地區,2017年新增雜糧10.4萬畝、新增果樹2300畝、新增中藥材9.6萬畝。另外,在汾河平原,蔬菜、水果、食用菌等產業勢頭強勁。

需求引領技術助力保證農民“種得好”

隨著人們對食物需求的多樣化,優質綠色農產品的市場越來越大,我省的小雜糧優勢愈加明顯。2017年我省雜糧、水果、干果、蔬菜、大田藥材、飼料作物種植面積均比上年增加。

一批功能農作物種植得到了較快發展,種植業與二三產業的融合進一步緊密。2017年我省發展富硒小麥、彩色馬鈴薯、富硒蘋果、富硒葡萄等30余種特色功能產品720萬畝,山藥、甘草、桔梗等藥食同源中藥材種植面積100萬畝。從內蒙古、云南、貴州等地引進了白燕系列、富硒甜蕎、高蘆丁高黃酮苦蕎等近50個優質功能農產品品種。

藏糧于地還要藏糧于技。以省農科院姚建民研究員為代表的廣大涉農干部和農技推廣人員廣泛宣傳農業供給側任務和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引領推廣雜糧、馬鈴薯、草食畜等先進適用品種和滲水地膜谷子穴播、果菜水肥一體化等集成技術,通過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實現節本增效,以效益帶動群眾主動調產。按照“一控兩減三基本”要求,2017年年初我省扎實推進全省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促進配方肥替代習慣施肥、有機肥替代化肥、新型肥料替代傳統肥料。一年來,扶持培育17個科學施肥社會化服務組織,省農業廳與陽煤集團、山西農大共同啟動“山西省千園萬村減肥增效+功能農業示范項目”。同時,大力推廣病蟲綠色防控技術,建立5個國家級蘋果全程病蟲綠色防控示范區、39個高標準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區,輻射帶動各市縣建立338個示范區,示范總面積370余萬畝。綠色種植養殖之風在我省逐漸形成。

一批產業集群、企業集聚、要素集約、服務集中的集聚區建設穩步推進,一批城郊農業先行區和示范區蓬勃發展。大同市35萬噸的奶業產業集群、朔州市現代化奶牛產業園、忻州市“中國雜糧之都”綜合園區、呂梁市中高端肉牛生產帶等一批農業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方興未艾……

品牌戰略對接市場需求“賣得好”

“這樣一個蘋果能賣16.8元,這個品種還出口呢。”2月9日,在臨猗縣角杯鄉上豆氏村,忠定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吳中定手捧一個鮮紅光亮的蘋果高興地告訴記者。因為富硒、因為口感好,價格高卻不愁賣。

優質優價,市場選擇。一些水果、蔬菜產業企業、合作社敏感捕捉到了農產品需求格局的變化,緊緊抓住消費需求升級機遇,通過“私人定制”“從田間到廚房直供直銷”入戶配送等新業態,搶占高端消費群體市場。太原市鴻新農產品有限公司開發農產品OTO線上線下銷售新模式,日處理蔬菜120噸,2017年銷售收入3億元左右。晉中市榆次區莊子鄉清清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推出“果樹私人定制”,定制蘋果價格是原來的3倍。榆社縣嵐峪鄉因土壤、大氣、水質等各項數據及指標符合國家有機糧種植標準,被西琳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選為種植基地……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發展適銷對路優質產品,集中力量打造山西小米、運城蘋果、忻州雜糧、呂梁核桃等區域品牌,不僅提升了我省優質特色農產品美譽度,也實現了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大同縣從事黃花產業的農民人均純收入1.5萬元,隰縣玉露香梨、懷仁肉羊等特色產業帶動整個縣農民收入快速增長。潞安集團開發生產的油用牡丹形成了種植、加工、銷售的生態高科技產業鏈,惠及貧困戶1萬余戶。

2017年我省農產品出口5.91億美元,同比增長36%,吉縣蘋果成為全國100個與歐盟互認的地理標志產品之一,嵐縣馬鈴薯、沁州黃小米、大同黃花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評為“全國百強區域公用品牌”。在2017年的農博會上,我省對2個“山西省最具影響力的農業區域公用品牌”、6個“山西省區域公用品牌”以及20個“山西省功能農產品品牌”進行現場發布和授牌。相信在這些品牌的示范引領帶動下,我省農業的牌子會更亮,農民的收入會更高,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步子會更穩。(記者 王秀娟)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農業 產業 種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