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移動支付時代,信用卡該如何發力?
我國移動支付已經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工信部總工程師張峰日前表示,截至去年10月底,我國移動支付交易規模近150萬億元,居全球首位。移動支付的崛起,改變了已有支付市場的格局,也讓人們有了這樣的疑問:既然可以用第三方平臺進行移動支付,那么,消費者還需要信用卡嗎?
網絡圖
事實上,就在掃碼支付成為消費者日常支付習慣的同時,我國信用卡業務也進入了快車道。截至去年底,我國信用卡發卡量已達到5.71億張,授信總額達10萬億元。70%以上的信用卡額度達到近2萬元,每張卡平均每月有3筆以上的消費。移動支付時代,國人對信用卡的需求反而越來越大。
在美國高端信用卡品牌Luxury Card創始人兼總裁史考特·布魯看來,作為目前全球消費水平增長最快的國家,中國中等收入群體人數迅速增長,高端客戶對于信用卡的服務與功能的需求也會越來越趨于多樣化和個性化。
當消費者們在移動支付工具中,將支付賬戶選擇成自己名下的信用卡時,消費者在掃碼消費的同時,信用卡交易規模自然也在上升。并且,越來越多的發卡銀行,正在謀求與移動互聯網企業合作。工商銀行牡丹卡中心總裁王都富就表示,我國信用卡產業互聯網化發展日趨深入。信用卡互聯網化已經不局限于支付融資服務渠道的線上化遷移,更重要的是理念和運營模式的全方位互聯網化革新,越來越多的發卡銀行已在獲客、支付、融資、服務以及管理等方面深入推進互聯網化轉型。
與傳統的個人金融業務需要大量設置營業點不同,信用卡業務大多是在網上辦理,這使得股份制銀行和中小型銀行在這一領域有了彎道超車的機會,也成為中小型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王都富表示,近年來,一些中小型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實現了超常規發展,信用卡中間業務收入對全行中間業務收入的貢獻度將近1/3,最高超過50%。而根據各上市銀行2017年的中報,信用卡業務中,交易量排名第一的并非傳統的五大行,而是招商銀行。
移動支付也讓不同銀行之間的信用卡競爭更趨白熱化,因為消費者可能會長期在支付平臺上使用一種信用卡進行結算。這就使得不同銀行之間需要展開差異化競爭,例如根據不同類型消費者的不同消費需求,在線下消費時予以更多優惠措施,或者增加多樣化和個性化服務。而要想了解不同類型消費者消費行為的大數據,銀行與互聯網企業在信用卡業務方面的合作需要有更多空間。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信用卡 支付 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