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小村莊走在建設美麗鄉村大道上——北京市房山區廟耳崗村新春探訪記
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 題:小村莊走在建設美麗鄉村大道上——北京市房山區廟耳崗村新春探訪記
新華社記者梁相斌 蓋博銘 季小波
正月十四,年味未散,春風漸暖,記者來到北京市房山區廟耳崗村,感受這個“全國文明村鎮”的新春新氣象。
廟耳崗村位于房山區青龍湖鎮東部。近年來,這個村喜事連連,全面完成了“煤改電”工程,村民生活質量大幅提升,在2017年獲評為“全國文明村鎮”。
“現在不燒煤了,看家里多干凈”
多少年來,燃煤是北方農村做飯和取暖不可或缺的物資。冬天,村民要天天“壓火”,大半夜還要起來加煤添火,不僅勞心費神,還經常弄得家里烏煙瘴氣。
現在,在廟耳崗村,家家戶戶做飯基本都用上了天然氣,取暖也向清潔化轉型。
白永鳳老人已在廟耳崗村生活50余年,“煤改電”后終于告別了燒煤的日子。記者來到老人家,推開古色古香的大門,走進了溫暖的廳堂。
“這以前是個露天庭院,現在封了頂改成了客廳?!卑子励P說,沒有電取暖哪能住這么大的房子,燒火都累夠嗆,“以前屋子里一股煤煙味,手上都是洗不掉的煤灰。現在不燒煤了,看家里多干凈?!?/p>
摸一摸老人家的地磚,雖不燙手但也溫熱。白永鳳指著墻上的調節器說:“現在室溫18攝氏度,剛剛好?!?/p>
廟耳崗村黨支部書記朱仲志說,過去燒煤,大家總擔心一氧化碳中毒,現在總算放心了。
改造前,白永鳳家每年要燒4個月的煤,一個采暖季要花費近3000元。
現在,每個月包括熱水器等電器在內,電費1000元左右。白永鳳說,因為房間大了不少,花費稍多一點,但生活方便了是實實在在的。
青龍湖鎮鎮長王春年給記者算了筆賬:按一戶120平方米的住宅面積,每天取暖耗電量為80度左右計算,取暖季120天,扣除政府補貼后,群眾實際支出電費約2400元。
而同樣面積的住宅,使用燃煤取暖,需要用5噸左右的煤,費用在5000元上下。
據介紹,2017年青龍湖鎮共完成5300多戶的煤改電工程,減少燃煤使用近2.1萬噸,降低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
“2018年計劃完成剩余5個村的‘煤改電’工程?!蓖醮耗暾f,到那時,青龍湖鎮將告別燃煤史。
“這5年生活大變樣,我自己都沒想到”
村里各家各戶貼著紅對聯、掛著大紅燈籠,雖不喧囂,但節日氣氛濃厚。
“現在不用煤了,也就少了很多垃圾,等開春了村里會更漂亮。”朱仲志說,村里還時常組織義工來清掃街道,環境越好大家就越珍惜,美麗鄉村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
記者來到村民張治福家中。2013年,張治福在人民教師崗位退休,從城區搬回了老家。
“我在外工作40多年了,最終還是決定回到家里?!睆堉胃Uf,“在記憶里,小時候村里特別窮,把粥放在月亮下都能看到月影,根本吃不到像樣的飯菜。”
“在過去,我家的房子已經是村里最好的了,但也是一半磚一半土坯的結構?!睆堉胃8锌馈,F在,張治福將老宅重新修繕,和兩個弟弟一起蓋起了每家160平方米的“聯排別墅”。
“這5年生活大變樣,我自己都沒想到。”張治福說,現在家里環境這么好,孩子們也愿意常住些日子。今年春節,一大家子團聚在一起,喜氣洋洋、好不熱鬧。
路面硬了、河水清了、空氣凈了,張治福現在最愛到村邊的刺猬河邊和鄰居們散步遛彎。
據朱仲志介紹,前些年,村里人口越來越少,青壯年都出去工作。近年來,村里戶籍人口有了回流的趨勢,已從480人增長到550多人。
“村里條件好了,大家留在這里居住的意愿也在增強?!敝熘僦菊f,農村的吸引力越來越大,很多搬進城里的人現在也愿意回來住住。
“咱們村的各項計劃也要早日著手”
“新的一年已經到來,咱們村的各項計劃也要早日著手。”在村黨支部,朱仲志召集著大家開會。
在記者問到廟耳崗村的新年“小目標”時,正在村委會開會的十多位村民介紹起了桌上的一份規劃方案。
2018年2月,北京市發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行動計劃(2018—2020年)》。廟耳崗村行動迅速,村里新的規劃設計方案已經報到了相關部門等待批復。
圍著幾張圖紙,村民代表們一起討論著鄉村建設方案。“今年咱們的基礎設施還得進一步提升改造?!敝熘僦军c著圖紙上的幾個位置,“鎮里重點發展生態文化旅游,我們要融入鎮域發展的大局里面?!?/p>
村民張凱說,通往刺猬河的路得先修好,大家紛紛點頭贊同。
“爭取建成一個游客接待站?!敝熘僦窘又f,做特色餐飲服務,為青龍湖旅游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廟耳崗村還計劃建設一個濕地公園,改善衛生所、超市的硬件條件……新年伊始,村民們干勁滿滿。
廟耳崗村是房山區美麗鄉村建設進程中的一個縮影。據介紹,2018年,房山區還將啟動150個美麗鄉村建設,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培育優良家風、文明鄉風。
編輯:秦云
關鍵詞:美麗鄉村 北京市房山區廟耳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