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老來失聰 或是兒時“埋雷”
昨日是世界聽力日暨第19個全國愛耳日,今年的主題是“聽見未來,從預防開始——關注老人生活質量,及早進行聽力康復”。
據全國調查數據,推測全國有1500萬耳聾患者,60歲以上老人里60%~66.87%耳聾,在殘疾疾病里居第四位,僅次于高血壓、冠心病和關節炎。
“老了,自然器官退化,就聾了”,這是真的嗎?非也!耳鼻喉科專家指出,老年性耳聾其實可預防,從出生到成年到老邁,都有為老年性耳聾“埋的雷”,保衛聽力,要——“排雷”。
案例:感冒致聾 父母懵了
今年12歲的男孩小江,日前又被送到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彭宏處求救,“救救孩子,他又聾了,還喊痛!”小江父親說。說“又”是因為七八年前,小江就“聾”過一回獲救了,此次屬于復發。
小江從小身體一般,容易感冒發燒,三四歲時一場感冒總是不好,流涕不止,睡覺打鼾嚴重,在兒科治了半年,病情好轉卻被發現“聾了”!
彭宏教授還記得,當年發現小江是感冒繼發中耳炎,已出現鼓膜結構改變,行“鼓膜置管”手術,引流中耳積液,恢復耳黏膜功能,成功挽救了小江聽力。“這次沒那么幸運,一檢查,連鼓膜都塌陷了,置管術救不了了。”
一問才知道,繼上次手術后,小江還總是感冒,一感冒就流涕,持續了好幾年沒管他,竟然就這樣了。“當父母的,竟能如此疏忽大意,害了孩子!”
老人多耳聾不全是“退化”
據全國第二次殘疾疾病大調查顯示,在我國,全人群患聽力障礙占比達11%,推測全國約有1500萬人患耳聾,其中60歲以上老年性耳聾的患病率高達60%-66.87%,成為第四位老年殘疾疾病,僅次于高血壓、冠心病和關節炎。
“我們科室老年耳聾患者最多,以耳鳴、頭暈、耳聾為癥就診。”彭宏說,他們雙耳對稱性、緩慢性、進行性聽力減退,早期往往不理,到中期高頻聽力都沒了,中頻聽力也差了,才接受助聽器幫助;后期助聽器也“不靈了”,需要靠人工耳蝸,但超過九成的老人不愿花8~14萬元/單側來裝人工耳蝸,只好生活在“無聲世界”里。
“老了嘛,器官退化啦,正常的。”這是絕大多數老人們的說法,但在彭宏看來,“退化”可不能全“背鍋”。實際上,老人耳聾,是積累了一輩子的聽力損害“爆發”。老年性聾其實是可以預防的,而且預防從人一出生就要開始,父母的監護責任非常重大。
四“殺手”奪走你的聽力
感冒
出生時做了聽力檢查沒異常,怎么孩子長大了會聽力差?這是很多家長的疑問。
彭宏指出,追問之下,很多孩子有過長時間感冒,反復中耳炎、鼻竇炎,兒科就診看好了感冒、鼻炎,卻不料導致的傳導性耳聾問題沒解決;出現急性感染,細菌與病毒進了內耳,形成混合性甚至是感應神經性耳聾。
“不止是孩子,成人也會如此。”彭宏說,從出生至成年,100%的人會發生中耳炎,50%會自己好,50%需要由耳科醫生解決,不能拖。
哪個孩子或成人不感冒,難道一感冒就得看耳科?彭宏說,流黃鼻涕了、出現打鼾了、常規治療14天不見效果、有三者之一就要警惕感冒導致中耳炎;“還有感冒合并耳痛,哪怕只痛一次,也要馬上看耳科”,這是中耳炎最危險的信號,一拖就容易積液稠厚,甚至形成“膠耳”,拖到咽鼓管功能障礙、中耳膽脂瘤就麻煩了。
感冒繼發中耳炎,早期治療可采用滴耳控制腺樣體、扁桃體、鼻竇的炎癥,配合將“醒”鼻改為吸鼻后從口腔吐掉,不吃辛辣,按摩鼻周等。
藥物
“從小到老,用藥要特別小心,傷耳毒性可一生累積在耳結構不同部位,老年時集中爆發。”彭宏指出,會傷耳、具耳毒性的藥物多達100多種,最常見的如下:
感冒抗炎常用的鏈霉素、克拉霉素、慶大霉素,這三種會損害對應聽力細胞基因,而且不能逆轉,千萬小心;而萬古霉素、新霉素、氯霉素等有耳毒作用;
化療藥的耳毒性最明顯,尤其最強的是順珀等珀類藥、氨甲蝶呤等,醫生通過精準把控用量,配合水化治療、堿化尿液等降低耳毒性,患者尤其應好好配合。
此外,抗結核藥物、治瘧疾的奎寧、速尿與利尿酸等利尿劑、阿司匹林、緩解胸悶的普萘洛爾等藥物,也有耳毒性傷聽力。
噪音
“十幾歲孩子,跟同學去瘋狂唱K、‘轟趴’,突發性耳聾,治療恢復了;2年后又試,全聾了!”彭宏說,一般超過120分貝噪音就可突然致聾,這樣的病例臨床不少見,十幾二十歲的患者最多。
引起彭宏注意的,還有都市人愛戴耳麥,耳麥出來的聲音特別集中、銳利,聲量大,各種頻率的聲音都有,對毛細胞的損害尤其大,建議要盡量少用,改功放聽歌更好。即使使用降噪耳機,也只能減聲量,不能完全保護毛細胞。
煙酒
嗜煙好酒,在彭宏看來是自找“老來耳聾”。她指出,酒可導致血液黏稠度高,尼古丁損害人體神經是“全方位”的。二者的后果,就像老人患上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后導致耳神經功能退化,年輕時積累的傷耳煙酒,可導致老年時聽神經代償力很差。
為什么年輕時又是煙又是酒好像沒事?因為年輕時大腦皮層活躍,感知功能強大,認知與神經功能通路代償力強大,老了這些可都不行了,也就爆發耳聾了。
老人聽力下降 有征兆可識別
南國春天來了,牽起父母的手,一起聆聽“花開的聲音”,多么美好!不過,很多老人其實不愿或不能識別自己有沒有患上老年性耳聾。在此,教您從日常生活中判斷父母到底聾不聾。
1. 總是聽不到門鈴響、電話響,有時老人會說“沒注意聽而已”;
2. 接電話時,經常會“啊?你說什么?再說一遍”;
3. 看電視或聽廣播時聲音放得大,減音量說聽不到,再增音量又抱怨“特別吵”,這是聽力識別力下降,一“過界”就成“噪”;
4. 生活里,跟人交流時容易答非所問,這是老人在掩飾自己沒聽清呢;
5. 聽家里人說話沒問題,因為會看嘴形辨識,而一出去交流,尤其是嘈雜或集體活動,跟人說不上話;
6. 抱怨有耳鳴;
7. 朋友少了,性格變得不愛與人交流,甚至宅在家里,寡言、孤僻、抑郁、多疑、焦慮、煩躁、易怒,老得很快等等。
如果有其中一條或以上,建議盡快帶老人到專科檢查、診治。
文/全媒體記者何雪華
通訊員高龍、朱璐詩(除署名外)
編輯:趙彥
關鍵詞:全國愛耳日 老來失聰 老年性耳聾 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