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8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時時播報 時時播報
黃久生:待孤寡老人比親兒子還親
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題:黃久生:待孤寡老人比親兒子還親
新華社記者甘泉、劉紅霞
第一次見黃久生,掌心厚厚的老繭,讓人印象深刻。這雙手,握著鐮刀收割過一壟壟水稻、搬起過數不清的磚塊、操作過各種型號的鋼筋,也溫暖過幾百位農村孤寡老人的心。
今年53歲的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潢川縣雙柳樹鎮駐鄭州農民工黨支部書記黃久生,一身樸實的黑西服、身形清瘦。他出生在大別山區雙柳樹鎮晏崗村,幼年家貧,靠吃百家飯長大。
“小時候,最敬佩村里的一個老黨員。”黃久生說,“他就像全村人的主心骨,誰家有了困難,都找他聊聊。那時候就想著長大了也要成為他那樣的人!”
憑著吃苦耐勞的韌勁、刻苦自學專業知識,黃久生從只會干力氣活的小工,逐步成長為中建七局一公司項目部經理。30年來,黃久生帶領家鄉累計12000多農民工外出務工。
有了更大的能力,他便從1996年開始義務贍養家鄉的孤寡老人,并建起了一所敬老院。到目前,他照顧的老人由幾十人,增加到700多人。采購單上,除了肉、米、油外,還寫滿了四季新衣、毛巾、被子、洗衣粉等一長串生活用品。
因為工作原因黃久生經常不在鄭州,他最牽掛的還是敬老院的老人們。擔心老人們遇到難事聯系不上他,就在每次給老人送油米時,把自己的手機號印在米袋子上。而且他還能記住每位老人的生日,祝壽時還會到后廚做上幾個拿手菜。
74歲的老人蔡長貴說,黃久生“雖然不是親兒子,但比親兒子還親”。
“小時候村里人、素不相識的人都幫助過我,我這輩子都想著怎么報答他們,怎么幫助更多的人。”黃久生認為,知恩圖報是自然而然的事。
30年來,他見證了國家農村養老、農民工權益保護事業的長足進步。“從好到更好,這就是我當選全國人大代表肩上負著的責任。”
編輯:秦云
關鍵詞:黃久生 孤寡老人 全國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