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臺灣科學家研究氣候變化會否造成珊瑚滅絕
新華社臺北3月19日電(記者喻菲 祁星)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造成一些地區的珊瑚礁出現白化現象,未來珊瑚會否因此滅絕?臺灣科學家最近研究發現,海水酸化、溫度上升會影響珊瑚生長,但某些珊瑚依然能夠適應變化存活下來。
目前,全世界超過三分之一的珊瑚礁嚴重退化。海水溫度升高、海洋酸化、海水污染、紫外線輻照增加、破壞性漁業和海上工程騷擾等,都是珊瑚礁退化的肇因。曾有科學家預言珊瑚將在50年內從地球消失,引發整個海洋生態系統崩潰。
但臺灣海洋生物博物館從事珊瑚保護的研究人員譚之叡向記者介紹,位于臺灣南部屏東縣墾丁的臺灣第三核能發電廠出水口比周圍海水溫度高一二攝氏度,核三廠運轉了近30年,研究人員發現,那附近的珊瑚覆蓋率并沒有下降,表明它們適應了較熱的海水環境。
“我們認為珊瑚本身有機制適應海水溫度升高,只是需要時間。我們還開展了珊瑚養殖實驗,把養殖的溫度稍微提高一點,觀察珊瑚的適應能力,希望找到更耐熱的珊瑚品種,以后作為重點培育對象,讓它們適應全球氣候變遷。”譚之叡說,已發現幾種葉片型珊瑚具有耐熱特征。
臺灣海生館從事珊瑚人工培育及養殖的研究人員郭富雯說,由于現在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越來越高,海洋酸化,海生館另一項實驗是在珊瑚養殖的水池中增加二氧化碳,模擬2100年海水的酸堿度,看看那時候地球上的珊瑚有沒有滅絕。
“目前實驗的結果是珊瑚仍能存活,但生長速度減慢,不同品種的珊瑚特性不太一樣。”郭富雯說。
譚之叡說,2016、2017年發生全球珊瑚礁白化事件,臺灣地區也略微受到影響,珊瑚礁面積下降10個百分點,但下降程度沒有像澳大利亞那么嚴重。真正使臺灣珊瑚惡化的原因是人為因素,主要來自陸地與海岸開發所造成的沉積物與污染,以及旅游對珊瑚造成的影響。
郭富雯說,臺灣海生館除了建立“珊瑚王國館”,讓民眾不用下水就能欣賞美麗的珊瑚,還建設了“水族實驗中心”,培養了百余種、上萬株珊瑚,重點培育對環境耐受性高的珊瑚。
他說,目前珊瑚還有許多未解之謎,比如為什么一個區域的珊瑚每年會在同一天集體產卵,有的排出卵子,有的排出精子,在大海中授精,它們之間是怎樣進行化學通信的?就連他在養殖池中人工培育的珊瑚也有這樣神奇的現象。
他說,每年農歷3月22日、23日墾丁周邊的珊瑚就會排卵,海生館的研究人員已經可以將珊瑚排卵時間預測精確到半小時內。每年此時,他們會潛入海下拍攝珊瑚排卵過程,并收集珊瑚卵,冷凍保存,以供研究之用。
據介紹,臺灣海生館低溫生物科學研究室開始建立以珊瑚為主的冷凍基因資料庫,經鑒定瀕臨滅絕的珊瑚物種可優先收集且進行冷凍保存,并開始投入珊瑚物種DNA及其組織細胞的相關研究。
譚之叡說,為共同保護珊瑚礁生態環境,大陸、臺灣、香港的研究機構每兩年舉辦一次“海峽兩岸珊瑚礁研討會”,成為兩岸科學家進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珊瑚 臺灣 科學家 研究 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