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8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讀原創 讀原創
陳賽娟委員:讓自愿無償獻血早日成為社會共識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21日電(記者 陳晶)無償獻血是無私奉獻、救死扶傷的崇高行為,在您獻出少量血液去挽救他人生命的同時,自己會得到回報,無償獻血既利人,又利己,更利社會。
2018年2月,北京市衛計委發文停止開展互助獻血,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經了解,被叫停的“互助獻血”系指在醫療機構中普遍存在的、在患者用血前,親友必須獻血進行替代的獻血行為,其實質是世界衛生組織界定的“替代獻血”,理應叫停。但若只是簡單叫停而不采取應對措施,必將打破獻血和需血工作的平衡。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上海國家轉化醫學中心主任陳賽娟表示,一袋血關乎一條命,大力提倡自愿無償獻血的奉獻精神和社會氛圍是健康中國、文明中國的重要標志,應引起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
“我國獻血法明確規定了各級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獻血工作的領導、規劃和協調的職責。但在實際工作中,很多地方政府不夠重視,在政府對各部門的績效考核中未能充分體現,各部門之間缺乏協調,導致無償自愿獻血工作變為由衛生行政部門和紅十字會孤軍作戰。調查發現人流多、易宣傳、易采血的采血車配備不足,甚至原來已有的地點被撤銷,還出現采血車被城管驅逐的現象。”陳賽娟說。
陳賽娟表示,在我國,獻血工作的主力軍是社會各界以單位團體形式承擔,這也是我國獻血工作的一個特色,但其中的問題是,單位團體實施過程中對獻血工作的宣傳不足、領導的帶頭示范作用缺失,存在大量自上而下攤派的行為,這種方式不但不能樹立社會主義新風尚,反而會帶來負面的社會影響。
為此,陳賽娟建議:
一、 將世界獻血日確定為國家獻血日,各級政府應積極規劃,在國家獻血日應在全國范圍內發動各界人士無償獻血,并發動主流媒體大力宣傳。
二、 獻血法規定“國家鼓勵國家工作人員率先獻血,為樹立社會新風尚作表率”。各級政府應提倡適齡國家工作人員帶頭,將自愿無償獻血納入國家工作人員績效和考評標準。如果在各級適齡國家工作人員中,自愿無償獻血能夠蔚然成風,那么,我國自愿無償獻血事業一定能走在世界前沿。
三、 《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明確規定“醫療機構應當加強無償獻血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衛生行政部門應進一步明確醫療機構對無償獻血的動員責任,各級醫療機構應形成具體工作流程和相應考核機制。
四、 國家紅十字會建立全國獻血關愛熱線。民眾的獻血念頭具有一定的偶發性,可能因為不知如何獻血錯過相應的時間而導致獻血對象流失。所以,一個民眾熟悉的獻血關愛熱線能及時捕捉民眾的獻血念頭,進行積極宣傳和引導,從而為獻血工作帶來很大推動作用。
五、 各級政府應合理加強采血點和采血車的資源配置。采血點和采血車需配置在人流密集地段,比如,商業黃金地段。如果各級政府不參與協調進行資源配置,衛生行政部門往往無法爭取到。
六、 各級政府應積極營造無償獻血光榮的社會氛圍,并協助主流媒體做好無償獻血的公益宣傳。對于多次無償獻血者,應給予奉獻獎等適當獎勵,并將此作為五好家庭、先進人物、榮譽市民、模范公民評選的優先條件,并將此納入社會誠信體系。同時,在升學就業、公推公選、交通出行等方面提供優先條件。
七、 教育部門應加強學校教育,將獻血相關知識納入中小學生教科書。目前我國民眾缺乏獻血相關知識,普遍對獻血存在恐懼心理。教育部門如能將獻血教育融入到中小學生教科書中,必將對我國未來獻血工作的開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我國獻血法已實行20年之久,隨著我國國情的不斷變化,如獻血者的年齡需適當放寬,把自愿無償獻血的奉獻精神和社會氛圍提升到健康中國、文明中國不可或缺的精神文明的標志等。陳賽娟表示,獻血法應不斷適應現階段中國的國情,建議全國人大應修改現行的獻血法。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