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調研 調研
筑起未成年人綠色網絡“防護墻”
從1994年中國接入國際互聯網至今,短短24年里,被形象地稱為“網絡原住民”的年輕一代,通過互聯網學習、生活、娛樂、認識社會和參與社會。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我們給孩子們打開這道通往世界之門時,卻忽視了堵截猛烈襲來的傾洪。3月30日,在深圳市前海合作區人民法院座談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張嘉極向記者表示,雙刃劍的負面,如同幽靈,將心智不全、辨析能力不明的青少年推向深淵。
“現實生活中沒有的東西,青少年在網絡里都可以找到獲取的途徑。”3月30日下午,深圳市公安局網絡警察支隊副隊長薛克勛向調研組介紹,手機社交軟件成為深圳多數未成年人犯罪的“幫兇”。
2014年春節,一位來自河南的家長撥通了薛克勛的電話,哭訴自己的孩子沉浸在一款名為“藍鯨”的游戲中不能自拔。“他通過網絡與來自汕頭、西安的小伙伴相約共赴深圳,一同自殺。”薛克勛回憶,當他與其他民警通過偵查在深圳寶安區救回即將割腕的孩子們時,換來的卻是孩子們充滿憎恨的目光。
網絡深海中的嗜血幽靈,在心智發育尚未健全的孩子眼里,是溫暖的歸宿。一些遇到挫折的孩子極易被蠱惑進而迷戀,走上自我傷害的道路。深圳市前海管理局法制與社會建設促進處處長曹海雷說,青少年的網絡活動空間與現實空間一樣,需要給予特殊保護。
關上網癮這扇“窗”,筑起綠色網絡“防護墻”。
座談會上,調研組了解到,深圳市政協委員陳昳茹連續多年舉辦大型公益閱讀館。如今,這個公益項目已成為30萬兒童的知識樂園。
“我們在深圳某中學調查得知,92%的初中生每天上網。平均每人每天花費2個小時沉迷于網絡,有的孩子上網時間多達8個小時。”向調研組介紹時,陳昳茹一臉的凝重:青少年網絡成癮,已成為困擾家長乃至社會的心結,我們必須在他們的虛擬世界里進行引導和干預。“我們對孩子的網絡權益要保護的同時,還要控制他們上網時間。”
“與其在下游堵疏,不如在上游筑實堤壩。”全國政協委員吳明則希望,《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中應突出強調家庭監護人的責任。“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青少年心靈的港灣,提高青少年網絡素養的教育,家庭監管和學校教育必不可少。”她說。
委員們感到欣慰的是,深圳市正在推進人工智能實驗室計劃。公安部門以人工智能手段實時監測在校生的任何異常行為,不論吸毒、欺凌、還是瀏覽不良信息、沉溺游戲,網警都可抓到蛛絲馬跡,并實現信息同步推送至監管方,進而阻截負能量傳播。
未成年人的成長事關國家民族的未來。對于這個特殊群體網絡權益的保護,我們不僅要嚴守懲惡的法律底線,更要提升社會道德底線,把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實現政府、企業、學校、家庭聯動,讓未成年人成長的天空充滿陽光。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網絡 未成年人 筑起 綠色 防護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