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性格測評,使用不當會構成性格歧視
一個在導師、家長眼中及朋友圈表現非常優秀、活躍的女生,在參加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江西省分行的校園招聘中,通過筆試、面試后,卻被第三方機構ATA(全美在線)判定在情緒上存在高風險,委托方江西省分行以此拒錄。
究竟存在什么樣的高風險,以至于難以適應快節奏的工作,銀行方面沒透露。我相信這家叫全美在線的機構,肯定是有一套測評性格、情緒的辦法,問題是,這套系統是否真的科學,就值得打個問號了。
人總是處于不斷的變化中,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焦慮,人的情緒還很容易受外界影響,比如剛好碰到一起窩心的事,也許正處于人生的低谷期,或者正陷于一場情感糾葛中不可自拔,這個時候,你去測,情緒自控能力自然差,依據一紙測評,就得出高風險的結論,是不是太草率了點。
高風險并不意味著會爆發,人還有自我修復的能力,情緒的調節能力,不能不考慮這一層因素。一個有過劣跡的人可能會改過自新,一個大家眼中的好人卻可能做一些違法亂紀的事,人性的復雜性連人類自己都無法精確測評,何況是機器?人還會根據外界的情況作出不同的反應,比如當得知自己在測試時,人會盡可能地展現好的一面而隱藏不好的一面,知人知面不知心,一個交往了一輩子的朋友,還有可能在一個關鍵時候看走了眼,AI是否能全面評估人性的這一復雜性,實在不容樂觀。明察秋毫,見微知著,識人的本領一輩子都很難領悟。傳統由人去測評,可以通過各種手段盡量接近真實,還有修正的機會,可機器畢竟是算法,是根據資料的匹配,它的能力是有邊界的,不能過于迷信。
這其實已經是人工智能領域最尖端的話題了,到目前為止,我們并沒能看到機器人這種可能性。盲目引進這種性格測評,就可能造成對別人的傷害,尤其是在就業這樣的事關人生、個人命運的大事上,更應該慎重。這就決定了,機器人測評只能是參考,既然筆試、面試關都過了,說明業務能力、基礎素養是沒有問題的,用人單位如果對性格有比較高的要求,不妨去學校找老師同學實地了解一下,這樣得出的結論更客觀公正。
而且,什么樣的性格適合什么樣的工作,到底誰說了算呢?你不能隨意剝奪一個人工作的權利。除非有正當理由,不應該在性格、相貌、性別這些問題上設置就業門檻。否則,以利于工作名義做的性格測評很容易演變成一部分人對另外一部分人的性格歧視。
人性的復雜性、多樣性,文明的包容性,都決定了,像基因測序、性格測評這一類的東西,其實暗含有很高的破壞規則的風險。基因測序,可能發現某些人身上具有高風險的致病基因,那怎么辦,將這些人也拒之門外?性格測評就如同在找一個人心理上的犯罪基因,是文明社會的大忌。
這些看起來很炫目的現代科技,很容易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一些人的前途就可能被判了死刑。這就妨礙了社會公平公正,這種權力一旦被濫用,相當于扼殺了他們在社會上的生存空間,有很大的危害性。社會不能不對這種能力作出限制。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性格 測評 歧視 風險 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