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談“佛系”論“行動力” 藏傳佛教“80后”修行者解惑青年
中新社西寧4月23日電 題:談“佛系”論“行動力” 藏傳佛教“80后”修行者解惑青年
中新社記者 張添福
“修行者就得像精神領域的俠客,大隱于市,無拘無束,但要有拯救苦難者的精神。”
藏傳佛教“80后”修行者阿旺慈誠加措說,“現代都市里的精神俠客”是自己的追求,如“喜歡分享,帶給大家有意思的觀點”。
日前,在青海西寧一家醫院,阿旺慈誠加措操一口流利漢語,向醫護人員及席地而坐的“粉絲”,分享緩解壓力的方法。
阿旺慈誠加措曾在寺院曼巴扎倉(醫明學院)修過藏醫學,對于無助病患,他說要治“心病”,而不僅是肉體。
“藏族文化對‘心’的理解很深,也有非常有效的方式。”在他看來,從中可以找到完美的人生哲學,如慈悲心,“可以去訓練,來獲得智慧和內心力量。就像健身,能強壯肌肉”。
自言在神山邊,溪水中,坡地上長大的阿旺慈誠加措,13歲時在老家四川甘孜出家,以思考“心靈的歸宿及內在的力量”。
如今,他在社交平臺已有千萬“粉絲”,出版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成為熱門暢銷書……
“身在互聯網時代,很多東西沒有邊界。”他解釋說,“人們在很短時間通過互聯網,進入虛擬世界,而對它不思考和應用,就會跟時代脫節。”
對于“佛系青年”一說,阿旺慈誠加措認為,可以解讀為平常心——這會讓人快樂幸福。“但要重視‘行’,通過身體力行達到成就。”他強調,藏族文化推崇修行者,“行動改變一切。”
“我很成功,但太忙了,家人很難見到一面。”“跟家人打電話,語氣很暴力。”對于都市打拼者的普遍焦慮,阿旺慈誠加措說,“我們更喜歡一個喜悅的人。因為喜悅永遠可以分享給別人。”
阿旺慈誠加措也是“云端道場”倡導者,“要思考如何讓高深佛法走出藏經樓,讓當下年輕人有所感悟。”
阿旺慈誠加措說,手機里有很多聯系方式,但仍感孤獨,是因為彼此不一定有“愿”的共鳴,“愿他好,最后會收獲友誼,兩個人的矛盾也會化解。”
以藏族題材熱門電影《岡仁波齊》為例,他說,一路遇到那么多困難,“門外人”很難理解,但其行動力是“愿”,不是愿發財,是愿眾生安樂。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修行者 藏傳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