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又見史美倫!港交所決定委任她為董事會主席
資料圖:史美倫。中新社發 侯宇 攝
又見史美倫!
2018年4月26日,港交所發布公告,決定委任史美倫為董事會主席。
中國股市的資深散戶和操盤老手們, 應該都還清晰地記得史美倫。
2001年2月到2004年9月,史美倫空降,擔任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在此之前她任職香港證監會10年,官至香港證監會副主席兼執行董事。
她是在內地擔任副部級官員的香港第一人,以前從未有此先例。“金融鐵娘子”、“第一外援”、“打工女皇”、“女包公”……或許她也是擁有最多“昵稱”的高官。
對于這些“昵稱”,史美倫說:“我做了這么多年的事,別人愛怎么樣稱呼我就怎么樣稱呼我,我無所謂。我總是說,讓我的工作由歷史來評價。”
“安危不二其志,險易不革其心。”這幅字跟隨史美倫從香港到了北京,又從北京回到香港。
曾經的卸任之嘆:歌劇演員進了京劇戲場?
2004年9月13日,史美倫從中國證監會副主席的職位上正式卸任。讓“中國特色的股市”通向一條接軌國際的道路,三年七個月前,史美倫正是因此受命而來。
史美倫曾直言不諱痛陳中國證券市場“四大病”:上市公司缺乏贏利能力和有效的公司治理;市場參與主體的誠信責任意識淡薄;市場的操縱行為比較普遍;投資者的素質有待提高。
在其任內,獨立董事制度、發審會制、收購管理辦法、保薦制等逐一出臺,中國證券市場在制度上與國際接軌腳步大大加快,監管力度前所未有的加大。她提出,進一步加強董事會建設,完善獨立董事制度,強化董事的誠信與勤勉責任。積極探索股權激勵的有效形式,進一步健全高管人員的長期激勵機制。
在加強監管的聲浪中,一批勢力龐大的違規上市公司黯然退場,數家裹藏資金黑洞多年的券商相繼出局。中國國內八十多家上市公司和十多家中介機構受到公開譴責、行政處罰,甚至立案偵查。
億安科技案、中科創業案、博時基金案、 銀廣廈案……,這些中國股市監管“教科書”般的案例,曾經占領了那段時間財經雜志的封面。
不過,史美倫的任職時間偶然與另一條曲線重合:中國股市由高點跌落,上證綜指從當時2245點的高位跌落,直擊1259點。
上市公司對證監會加強監管頗有怨言,中小投資者看到的則是自己賬戶一天天“縮水”。
那會,北京二環內的房價每平米還在5000元左右。不少人在買房還是炒股之間反復猶豫,最終毅然投身股市。
對史美倫的評價也因此喜憂各半。“這就像歌劇演員突然來了京劇戲場,不能說水平不高,只是場子不對。”
但正如史美倫說的,歷史終有評價。
轉眼十余年過去,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并未停步,其中或有曲折,但日趨規范、完善。股票發行制度改革,發行標準改革, 監管架構改革和信息披露,退市制度和并購重組信息披露等“四梁八柱”逐步建立。
“吸收國際資本市場成熟有效有益的制度與方法,改革發行上市制度,努力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適應性,加大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支持力度。同時,要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繼續深化新三板改革,促進區域性股權市場規范發展,大力發展創業投資、天使投資,并引導期貨與衍生品市場健康發展。”這是中國證監會2018年提出的最新改革方向。
改革者史美倫:
無論是在香港證監會、中國證監會,或是隨后接管香港金融發展局擔任主席,史美倫都是一位改革者。這或許也是史美倫此時被選為港交所主席的一個重要原因。
2013年1月,香港成立金融發展局,史美倫是首任主席,并任職至今。
在此期間,史美倫工作有四大任務:
——就開拓金融市場和加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向政府提供意見建議;
——為金融服務界爭取權益;
——提升從業人員的核心競爭能力和專業技能;
——在內地和海外推廣香港本地金融服務業和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優勢。
作為金融發展局的首任主席,史美倫一直致力于推動改革。金融發展局自2013年設立以來,圍繞強化香港作為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促進本地金融服務業發展、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推動香港資產管理業務、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交易互聯互通等金融議題,發布多個報告,意見建議,并為金融業界爭取權益。
而對于史美倫在港交所主席這一位置上,近期會推動哪些方面的改革,這也并不難猜。
其一,吸引更多的“獨角獸”到港上市。
在史美倫接任之前,港交所當前正在進行的最重要一項改革,就是推行上市改革。香港市場四年前錯失阿里巴巴上市,如今不希望錯失更多。
4月30日起,施行“同股不同權”的公司將可以在港交所申請上市,這是繼1989年后,港交所重新啟動“同股不同權”機制,也是港股24年來最重大的IPO改革。
但同時,中國證監會 《關于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的若干意見》已經推出,一旦開閘,很可能吸引一部分有意赴港的創新型公司,回到內地。如何順利推行上市改革并取得實效, 這對于港交所主席來說,也是不小的挑戰。
其二,建立更好的互聯互通制度安排。
中國剛剛宣布了擴大金融行業對外開放的多項政策,其中很大一部分將在今年內落地。香港作為中國金融“出海”第一站,是否能夠借此機會,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今年1月,史美倫在一次公開活動中,也談及要建立更好的互聯互通制度:滬港通的成功帶來了深港通的推出,深港通進一步提升了上海、深圳和香港之間的資本市場聯系,我們預計這個勢頭會得到持續。
“這不僅僅意味著我們要進一步打開大門,而且意味著我們需要建立起實實在在更為緊密的聯系,把兩個市場結合在一起,把所有互聯互通的制度安排結合在一起,我們可以把香港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并且通過一系列制度安排使香港成為一個積極的市場參與者和規則制定者。”
史美倫認為,與中國內地建立更好的互聯互通制度,不僅可以給香港投資這更多選擇,也可以使世界各國的投資者進入市場。香港是擁有天然優勢的國際金融樞紐港,可以提供更為強大的發展動力,有非常強健而完整的法律體系和豐富經驗,再加上擁有世界一流的金融人才儲備,能夠為香港在未來的世界舞臺上大放異彩提供更多的動力。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史美 美倫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