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家門口報到”讓基層黨建“活”起來
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京城的大街小巷多了許多黨員熱火朝天的身影。有人投身大掃除,有人變身小花匠,有人積極捐款捐物,有人熱情分享交流……而這一切,都源自本市基層黨組織和在職黨員“雙報到”工作的迅速落實。近日,市委書記蔡奇也以普通黨員身份到東城區東四街道二條社區黨委報到,他號召大家,自覺參與社區活動,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營造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美麗家園的良好氛圍。
“太好了!既能和老街坊一起聚聚,又能將自己所學在家門口服務。”一位黨員同志報到之后不由感慨。的確,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單位基層黨組織游離于社區之外、在職黨員“單位現身,社區隱身”的“雙脫節”現象并不鮮見。突出的表現之一,就是很多黨員在單位能夠積極參加黨日活動、認真履行黨員義務,但下班后回到社區、關上家門,似乎黨員意識也跟著“下了班”。比如,局囿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兩耳不聞窗外事”,甚至連自己所在社區的黨支部在哪兒都不知道。其實,我們每一位黨員既是單位人也是社會人,黨性修養從來“沒有下班時”,應當體現到方方面面,貫穿到分分秒秒。尤其是相比工作單位,我們在居住地停留時間更長,因而更應該重視黨員意識在基層社區的落地。
單位基層黨組織和在職黨員“雙報到”,打開了基層黨建的新模式。政策初衷就是給黨員干部搭建更加寬闊的平臺,引導機關黨組織服務范圍延伸到一線,引導在職黨員活動“觸角”延伸至八小時以外。盡管舉措推行時間不長,但變化正在發生。透過小長假中的忙碌風景,我們能看到原本在社區沉寂的資源被激活,原本有些淡化的黨員意識被喚醒,一陣陣暖流在胡同巷陌流淌。在筆者看來,最大亮點就是在職黨員來自不同單位,大多年富力強、知識面廣、創意點多。從理論闡釋到政策宣傳,從心理輔導到養老服務,他們的專業特長于社區找到了施展空間,求賢若渴的社區工作終于得到了有效補給。交互之中,不斷增強著社會對黨員的認可度,也加深著黨員對社區的歸屬感。
以更大視野來看,社區街道是社會組織架構的細胞。激發基層黨建活力也好,實現城市精細化治理也好,必須要在這些最小載體上做文章。這些年來,從大力加強“兩個覆蓋”,到推行“大工委制”和“大黨委制”,再到此次的“雙報到”,我們持續探索、不斷創新,盡可能地將黨建工作落細落實。尤其是北京當前的發展階段,精細化治理走向深入,各項工作任務時間緊迫、難度加大,前所未有呼喚涵養共治意識、激發共治自覺。多些“雙報到”這樣的有益探索,讓基層黨建成為貫穿基層治理的一條紅線,把黨的政治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城市治理優勢,將大大夯實基層治理的力量。
回社區“雙報到”開了一個好頭,但僅僅是第一步。未來如何將好事辦好,需要做的工作還很多。比如找到有效的活動組織形式,調動大家的參與積極性;比如對接好大家的時間安排,不至于讓黨員們感覺負擔太重;再比如妥善統籌好不同個體的職業特點、興趣愛好,真正發揮“1+1>2”“1+2>3”的能量……總而言之,不讓好創意流于形式,才能讓基層黨建活力一點點激發出來、傳播開來,繪好黨群關系同心圓。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黨員 基層 社區 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