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并非一成不變!人的口味一生變七次
人的口味并非一成不變,而是一生都在改變。英國《每日郵報》日前刊載了英國阿伯丁大學終身教授亞歷克斯·約翰斯通的一項研究,她發現,人的口味偏好受各種影響,每十年變一次,一生大致分為七個階段。如果能根據不同階段特點加以調整,養成良好的膳食習慣,對健康非常有益。
10歲前受父母影響大。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常務理事徐靜告訴《生命時報》記者,10歲前是孩子飲食習慣建立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年齡段的飲食偏好不僅影響生長發育,還會對成年后的飲食習慣產生深刻影響。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包括醬油、甜面醬等調味料的鹽分在內,每人每天鹽攝入量應控制在6克以內。徐靜表示,如果父母口味重或做飯多油膩,孩子的口味偏好也會趨同,這樣會增加孩子超重、肥胖、患慢病的風險。如何知道自家的飲食口味是否過重?她表示,一袋500克的食鹽,按一家三口算,能吃上一個月才算符合標準。
很多父母擔心孩子營養不夠,強迫孩子吃光碗里的過量食物。約翰斯通教授表示,這可能導致孩子對自己的食量沒有判斷,容易肥胖,也為成年期肥胖埋下隱患。據統計,70%~80%兒童期肥胖會延續至成年,提高患慢性代謝疾病的風險。家長應教會孩子把控食量,不要過度干預。
對于挑食或偏食的孩子,家長們應加以教育和引導,幫助他們養成均衡的飲食習慣。一方面經常帶孩子去菜市場,教他們認識多種果蔬,培養興趣;另一方面可讓孩子進廚房,參與做飯過程,調動孩子吃飯的積極性。
10~20歲易受激素、廣告影響。約翰斯通教授表示,10~20歲是青少年飲食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此時如果缺乏指導,青少年易形成不健康、不合理的飲食習慣。
青少年時期身體發育較快,一方面受激素影響,食欲旺盛、食量增加,且更喜歡高熱量食物。另一方面,青少年易受食品廣告的影響,但他們營養知識還不足,使得快餐、含糖飲料在青少年中廣泛流行,但此類食物又是高油、高鹽、高糖飲食的代表。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與健康教育系教授鈕文異認為,青少年飲食要滿足生長發育的需求,首選富含蛋白質、低脂肪的肉蛋奶,如牛肉、魚蝦、雞蛋等,還有各種果蔬。此外,學校和家庭要加強青少年的營養知識教育,培養選擇健康食物的能力。他還建議此年齡段的女孩不要為了“美”盲目節食減肥,以免營養不良。
20~30歲容易受伴侶、生育影響。20~30歲正是步入婚戀和生育的階段,口味和飲食偏好也會有所改變。在與伴侶共同生活的過程中,口味會互相影響,強勢一方的口味可能占主導地位。假如一方口味較重,愛吃燒烤、快餐等,也會影響另一方。因此,鈕文異建議伴侶共同培養健康飲食習慣,可以列出彼此常吃的不健康食物,相互監督盡量少吃或不吃這些食物。
懷孕可能影響食物偏好。一些女性懷孕初期口味變重、“害口”,懷孕后期、哺乳期,食量增大。過了這個階段,就應監控體重,適當調節飲食結構,可選擇飽腹感較強的雜糧蔬菜,以減少熱量攝入。
30~40歲易受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影響。30~40歲時,工作繁忙、生活壓力會影響人們的食物選擇。很多研究表明,人們疲勞及壓力大時口味更重,迷戀吃咸或甜。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研究發現,咸味有助降低壓力激素皮質醇,因此愛吃咸是人們應對壓力的自然反應。甜食能刺激大腦分泌更多血清素,緩解焦躁不安情緒。再加上在外應酬過多,經常吃大魚大肉,男性啤酒肚可能出現,女性脂肪開始堆積。此外,一些人還會借暴飲暴食和刺激性食物緩解壓力。
對此,鈕文異表示,壓力越大,就越要吃清淡食物,減輕消化系統的負擔。徐靜建議,該年齡段的人應多在家用餐,每周外出應酬不要超過兩次,盡量選擇少油、少糖、少鹽的清淡食物,不要放縱自己。
40~50歲容易被喜好牽著走。人到中年,口味相對較固定,人體免疫力、體力有所下降。一些人即使知道某些食物不利健康,也常常因為習慣成自然,不愿改變偏好。但口味不能只按照興趣來,要根據健康狀況調整。比如,肥胖者應注意控制熱量,少吃油膩食物,多吃果蔬。
如果一時難以改變嗜好,可以通過調整烹調方法,減少油鹽攝入,如變煎炸為煮燉,變炒菜為焯拌,紅燒魚換成清蒸魚,油爆蝦換成煮蝦等。徐靜建議,40歲以上人群應每年做次體檢,根據體檢情況調整食譜。
50~60歲受體力活動下降影響。50歲以后,體力、精力開始衰退,很多疾病先兆也開始顯現。徐靜表示,延緩肌肉衰減對保持體力和健康狀況極為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吃動結合,一方面多攝入富含優質蛋白質的瘦肉、海魚、豆類等食物;另一面適當運動,如打太極、慢跑等。
此外,還需通過飲食補充微量元素來預防慢病,為步入老年期做準備。適量多吃新鮮果蔬,補充維生素A、B族維生素以及β胡蘿卜素。
60歲以上受身體機能影響。60歲以上人群身體機能下降、味覺退化,還會出現牙齒脫落、吞咽受阻,消化能力下降等問題,飲食更要調整。
2014年,浙江省溫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針對該市784名中老年人調查發現,中老年人的飲食普遍偏清淡,食物種類不夠豐富。2016年,上海多家醫療機構對當地600名老年人的膳食攝入和營養狀況進行調查發現,老年人膳食結構不合理,營養不良風險高達43.67%。
鈕文異表示,老年人食量減少,營養失衡,很多疾病也會乘虛而入。建議豐富飲食種類,每天吃12種以上食物;延長烹調時間,讓飯菜更軟爛,易消化;把食物切成小塊,還可制成羹、粥;飲食盡量色彩豐富,增加老年人的食欲。
編輯:趙彥
關鍵詞:口味 挑食 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