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為強起來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并深入實施一系列強國戰略。其中,人才強國戰略居于重要位置。堅定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應堅持問題導向,充分發揮人才資源的引領和支撐作用,培育和造就一支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人才隊伍,為中華民族強起來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充分認識人才強國戰略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同志指出:“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這一重大判斷符合世情國情黨情,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同時也表明,做好人才工作,應立足國際國內形勢,深刻認識和把握人才強國戰略的重大意義。
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是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的必要條件。當前,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催生出一系列顛覆性科學技術和重大產業變革,創造出越來越多的新產品、新需求、新業態,深刻影響著國際戰略力量對比和世界經濟格局變化。抓住和用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就是人才,特別是能夠緊跟并引領世界科技潮流的創新型人才。只有造就和匯聚一大批高端人才,才能在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占據制高點、掌握主動權。
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是其他各項強國戰略順利實施的重要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人才強國戰略、質量強國戰略、文化強國戰略、海洋強國戰略等一系列強國戰略。其中,人才是各項強國戰略順利實施的第一資源。只有緊緊牽住人才這個“牛鼻子”,加快改革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搭建人才施展才華的平臺,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充分發揮各級各類人才的作用,才能保障各項強國戰略順利實施。相反,如果人才強國戰略得不到有效實施、人才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其他各項強國戰略也將步履維艱、大打折扣。
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是破解我國發展難題的必由之路。經過40年改革開放,我國社會生產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均邁上了一個大臺階。但也應看到,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人口、資源、環境面臨的挑戰依然嚴峻,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還不夠高。有效應對這些問題和挑戰,離不開科技進步和科學管理,離不開創新驅動發展,而歸根結底要靠人才。只有大力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才能充分發揮人才優勢,有效彌補人均資源少、環境壓力大的短板,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正確看待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大力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就。
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2016年,黨中央印發《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先后出臺多份配套改革文件,各省區市也陸續推出一系列相關實施意見。這些改革政策措施的出臺,有力推動了人才培養、評價、流動、引進、使用、分配、激勵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既向用人單位下放管理自主權,又為人才松綁,在調動人才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人才隊伍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目前,我國人才資源規模、科技人力資源以及研發人員數量均居世界前列。國家“千人計劃”和“萬人計劃”的實施,吸引了一大批高端人才,其中包括諾貝爾獎得主、發達國家科學院院士和各領域的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留學歸國人員逐年增加,境外來華專家已由2011年的52.9萬人次增至2015年的60多萬人次,年均增長5%以上。
人才創新創業能力大幅提升。多年來,我國國際科技論文收錄量和被引用量排名世界前列。量子調控、中微子振蕩等一批基礎研究取得重大原創性成果,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潛器、超級計算等取得重大突破,高鐵、4G移動通信、核電、新能源汽車、雜交水稻等重大創新成果引領世界潮流。量子通信技術、“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等研究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在看到成就的同時,我們更應清醒地認識到,在實施人才強國戰略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亟須解決的問題。
制約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尚未完全消除。中央《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印發后,有的地方和職能部門未能及時跟進,原有文件沒有得到及時修改更新,中央的重大改革舉措在一些領域尚未真正落地。還應看到,一些地方和部門人才培養體制機制較為單一,不能很好適應培養高質量、高水平人才隊伍的需要。此外,有些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仍缺乏長效的責任落實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人才工作具有較為明顯的隨意性。
人才發展環境需要進一步改善。更多吸引人才,更好發揮人才效應,需要不斷改善人才發展的環境和條件。當前,有的地方和部門在人才發展環境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人才的生活、居住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醫療和子女受教育等方面的條件需要進一步提高。又如,有的地方和部門對人才的評價不夠科學合理,崗位競聘不夠公平公開,人才資源管理中急功近利的現象時有發生。
人才隊伍大而不強特別是領軍人才、尖子人才較為稀缺。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國科技隊伍規模是世界上最大的,這是我們必須引以為豪的。但是,我們在科技隊伍上也面對著嚴峻挑戰,就是創新型科技人才結構性不足矛盾突出,世界級科技大師缺乏,領軍人才、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術人才培養同生產和創新實踐脫節。”很顯然,只有加快改變這種狀況,人才工作才能更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升級的需要,才能有效應對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挑戰。
人才隊伍結構不夠科學合理。一些地方和部門不同程度地存在對待人才畸重畸輕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重視科技人才但對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關注不夠,重視海歸人才但對本土人才關注不夠,重視應用型人才但對基礎研究人才關注不夠,重視高端人才但對初中級人才關注不夠。這加劇了人才隊伍結構失衡問題。另外,人才流動中“一江春水向東流”現象,也不利于實現區域協調發展。
優秀人才流失問題依然存在。近年來,我國留學回國人員大幅上升,但仍低于2/3的黃金回歸比例。在每年取得其他國家永久居留資格和發達國家國籍的人員中,不少屬于優秀人才。這些優秀人才流失國外,既會帶走我國培養人才所投入的成本和附加在人才身上的知識技能,也會影響和制約我國國際競爭力的提升。
充分發揮人才資源的引領和支撐作用
實施人才強國戰略,關鍵是要大力推動人才強國戰略與其他發展戰略深度融合,使人才政策同科技政策、產業政策、社會政策等無縫對接,充分發揮人才作為第一資源的引領和支撐作用。
推動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向縱深發展。中央印發的《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指出,通過深化改革,到2020年,在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實現這一目標,要推動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向縱深發展。首先,不斷細化、實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時間表和施工圖,明確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體制機制改革的責任主體,構建更為科學高效的人才管理體制,不斷完善人才評價、流動、激勵機制。其次,進一步加強對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督察工作,確保各項改革措施落地見效。第三,大力研究解決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將經過實踐驗證行之有效的體制機制上升為法律法規,構建科學規范、開放包容、運行高效的人才發展治理體系,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
完善公共服務,優化人才發展環境。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優化人才發展的環境條件,努力解除人才干事創業的后顧之憂,最大程度激發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此,應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為著力點,下大力氣轉變政府職能,加強和優化政府在社會保障、文化教育、法律服務、衛生健康、醫療保障等方面的職能,加大基本公共服務投入,改革和完善公共服務體制機制,加強公共服務績效評估,推動基本公共服務提供主體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樣化,著力營造人才發展所需的良好環境。
優化人才隊伍結構,釋放創新創業活力。不斷調整和優化人才隊伍結構,推動其向高級化、現代化方向發展,以充分釋放人才創新創業活力,有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升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迫切需要優化人才隊伍結構,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公平、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使各級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和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發揮。為此,應設立專門基金,對有志向在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和基層一線工作的人才,實行有針對性的獎勵制度。同時,完善獎勵和補償機制,促進人才在空間布局、專業分布上趨于平衡和優化。此外,還應進一步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向用人主體放權,為人才松綁,讓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充分迸發,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戰略 強國 發展 機制